杨惠妍终于有新照片了

南方+
2024-01-16 09:11
摘要

在2024年,碧桂园将交付目标定为48万套,对此杨惠妍称,这仍然是天量的交付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公司现在面临困难,但梦想中的碧桂园从未改变。”

记者注意到,这是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在1月15日召开的碧桂园集团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说的话。而与之伴随的,还有一张她出席会议的照片流出。

杨惠妍

“我梦想中的碧桂园”一语出自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之手,也代表了其对于碧桂园未来的畅想。只不过,2023年碧桂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这个“梦想”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人们都在疑惑,这家曾号称“宇宙房企”的庞然大物,究竟能不能撑下去?

与父亲相比,杨惠妍在上任后依旧保持低调,她的所有言行、观点都通过碧桂园公众号的月度管理会议推文向外释放,且都只有文字版本。而她的父亲反而在10月份通过视察智能建造项目露了一下脸。

而这一次,杨惠妍时隔9个月终于对外更新了个人形象,但与这种“八卦”相比,她对碧桂园今后的设想和思路,才是此番露面的关键。

“三保”:当下的任务

从碧桂园公众号的推文来看,这家房企在2024年的工作重心与出险后相比并未发生变化,依旧是“三保”——保交付、保经营和保信用。

“在保交付、优化经营的过程中,努力保信用,做好各相关方的沟通和安排,使公司在保交付过程中有序修复资产负债表。”杨惠妍说。

保交付或许是碧桂园当下最拿得出手的成绩单。凭借巨大的开发和销售规模积累,2023年碧桂园累计交付60万套房屋,累计交付面积7162万平方米,涉及31省249个城市,其中151个批次44521户实现“交付即办证”。

而在2024年,碧桂园将交付目标定为48万套,对此杨惠妍称,这仍然是天量的交付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

在保经营上,碧桂园的推文并未透露今年的销售或回款目标,不过文章用了一句“预计市场仍在低位徘徊,城市销售表现分化加剧,民企和国央企分化仍会加剧”来形容2024年面临的挑战。

碧桂园总裁莫斌也在会上强调,没有销售,就没有造血,要在政策窗口期紧跟政策大势,抓住机会获取支持,同时严守保交付底线,做好存量和增量销售,不断恢复企业的造血功能。

而在保信用上,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碧桂园都在采取措施自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努力促进销售、盘活资产,拓展融资渠道、推进债务重整,而根据此次会议透露的信息,目前9支境内债券已成功展期,境外债务管理措施也在有序推进。

“信心”:基于政策做好战略

“家族肯定与公司共命运,会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为公司的发展努力,目前也在尽力盘活资产。”

继一个月前提出“砸锅卖铁”后,杨惠妍在这次年度工作会议上再度提到了“家族”,这似乎是在想办法打消外界对于碧桂园创始人家族会不会“临阵脱逃”的顾虑。

去年上任伊始,杨惠妍就曾在业绩会上对外表示,她认为碧桂园“不是家族企业”,并将自己定位成“职业经理人”,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作为杨国强二女儿的事实。

或许也是因此,一方面她需要肩负家族的重任,进一步向外界强调家族不会后退。另一方面,她也需要持续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遭遇流动性问题的同时,2023年杨惠妍对碧桂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架构调整。就在近期,碧桂园开展了区域项目第一负责人公开竞聘,面向各符合报名资格的员工发起竞聘邀请,并重点考察候选人的关键经历、业绩表现与综合能力。

“我们的管理机制完善,企业文化优秀,团队稳定团结,同时也得到政府支持和认同,这些都会支撑我们把今年的交付工作做好。”杨惠妍称,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碧桂园要做好自身战略规划,选好用好优秀团队,让团队越来越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2023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不断释放出利好消息。就在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这将有助于房地产行业企稳。一方面,优质房地产项目加快审批流程,尽快形成实物投资,将有助于房地产投资企稳,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受到融资支持,将有助于减少项目交付风险,改善行业预期,促进房地产需求释放。

另外,国务院常务会议去年10月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也被行业内视作“新房改方案”。杨惠妍认为,系列政策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要求。“只要国家政策清晰且相对稳定,我们就能够基于政策做好战略,让企业更好、更稳定地发展。”

“两翼”:并未暂停,仍在发育

过去几年,杨国强推动的建筑机器人和智能建造体系研发构建是碧桂园的亮点业务,但在2023年,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碧桂园能否顺利解决资金和债务问题并“活下去”,与之相比,机器人业务似乎变得鲜有人问津。

不过从年度会议透露的信息来看,碧桂园的“一体两翼”并没有暂停。

去年一年内,碧桂园旗下的腾越建科集团成功升级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这是住建部核定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最高资质。

博智林机器人已经开始面向市场销售,共有28款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超过8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2890台次,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方米。“两翼”中的代管代建业务也有所斩获。截至2023年底,碧桂园建管(凤凰智拓)已累计新增代建项目30个,在售货值约244亿元,覆盖全国20个城市。

根据中指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排行榜》及多个相关榜单数据,碧桂园建管(凤凰智拓)以611万平方米新签约代建面积位居“2023年中国房地产代建企业排行榜”第11位、“2023年代建销售规模排行榜”第6位。

不过,对于2024年,碧桂园管理层在工作会议上仍然透露出一种谨慎的态度。“今年公司面对的挑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严峻,大家要沉着应对。”莫斌就指出,市场不可能永远上行,也不可能永远下行,市场总是存在的,并表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