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主办的“深港文脉”双城青年研学营在深圳的新媒体大厦正式开营,双城青年共同游学“深港文脉”。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张克科作为特邀专家学者,全程带领营员沉浸式参访。
据了解,游学线路由深港两地本土文化专家制定,涵盖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头古城、罗湖桥、沙头角中英街等承载着深港共同文化渊源的地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深港双城的文脉相通和心心相印。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梦工场是圆梦的地方”,研学营一行首先来到了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感受园区火热创新创业氛围。据悉,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由前海管理局、深圳市青年联合会、香港青年协会三方共同成立,是前海着力打造的青年创新创业品牌,旨在打造香港青年在内地发展的“第一站”。
研学营学员、香港青年高松杰表示,通过这次参访,深入学习了港澳青年在前海创业的最新优惠政策。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刚出台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为香港青年提供广大的前景,我认为它也为不同专业、领域的香港青年,无论从生活配套到就业、创业均提供更好的支援和服务,来深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
历史上,深圳和香港同属新安县。1573年新安县成立治所设在南头,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深圳和香港。“粤东首郡、港澳源头”的南头,是深港地区的历史文化之源。研学营一行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南头古城博物馆,通过古遗址区、古城区、古文物等了解深圳和香港同宗同源的历史渊源。
研学营学员、香港青年方日东认为,南头悠久的历史很值得香港青年来学习和了解。他还表示,南头古城有很多文创产品,还有数字化的博物,每周五晚有古城新声演出,充满了生活气息,非常值得打卡。
百年罗湖桥,一头连着深圳,一头连着香港,曾是许多海外赤子进入中国内地的“第一站”,它见证了深圳河两岸的风雨沧桑,也目睹了深港两地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天研学营一行前往了罗湖桥爱国教育基地,站在桥头回望历史,聆听罗湖桥百年沧桑历史。
在罗湖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研学营一行还深入了解了深港携手打造30分钟城际通勤圈的规划。研学营学员、香港青年樊维思表示,自己走了很多次罗湖口岸,过去很少留意到罗湖桥,而通过这次游学,自己才知道罗湖桥对于深港两地来说有着如此特殊的意义,感觉这趟旅程非常有意义。
一条只有二百五十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却承载了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耻辱,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当天下午,研学营最后一站走进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通过详实的史料深入学习了中英街一百多年来形成、变迁和发展的历史足迹,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中英街作为深港两地同根同源、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感受中英街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张克科总结说,“深港文脉”双城青年研学营通过不同地点以及不同角度呈现深港共同的文脉,对深港两地青年来说都很有新鲜感。特别是在罗湖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俯瞰两地接壤之处,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深港的天和地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更应该相互了解,这一次研学营就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今天大家相互聊起自己是哪里人,最后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中国人,这一点让我特别暖心。”
据悉,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主办的“深港文脉”双城青年研学营自2023年8月启动以来,首阶段举办了“寻找深港文脉”深港青年短视频大赛,广泛发动两地青年展现自己眼中和镜头中的“深港文脉”。深港双城青年踊跃参与,数十件参赛作品在晶报APP发布。经相关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举办了评奖会暨颁奖仪式,并在参赛者中组建“深港文脉”双城青年研学营。而随着第二阶段游学的圆满结束,“深港文脉”双城青年研学营活动也正式落下了帷幕,活动成功激发深港两地青年共同讲述深港故事的巨大激情。
编辑:陈章伟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