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湾高赛初创组金奖项目专访|产学研主体集聚湾区,组团创新孕育高质专利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粤知
2023-12-29 19: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以下简称“湾高赛”)获奖名单近日正式公布,50个高精尖创新项目纷纷亮相,10个脱颖而出的金奖项目(5个初创组项目、5个成长组项目)备受瞩目,它们在专利价值、创新水平、市场应用前景等方面表现卓越,侧面反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实力,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通过对于2023年湾高赛初创组金奖项目专访,显见知识产权赋能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新实践和新探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叠加湾区优势,磁共振技术终破国外壁垒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脑卒中斑块成像及智能分析”项目荣获2023年湾高赛金奖,脑卒中预警三维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全球首款脑卒中智能预警分析软件的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要实现磁共振成像的“既清又快”,离不开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的大力支撑。目前,该项目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共申请专利74项;并积极推进海外专利布局工作,现获得13项PCT国际专利。

在实现前沿技术突破的同时,该项目团队积极参与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多项成果转化到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的磁共振系统,累计技术转让金额200余万,实现大规模产业落地,已成为国产3T磁共振系统的主打产品和高端临床应用亮点,在全国超过100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使用。

据悉,该项目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科研和医疗资源,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项目技术研发和创新,并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商业化。作为粤港澳三地知识产权合作的重大品牌活动,该项目团队通过参加湾高赛,对现有专利布局查漏补缺和动态调整,团队成员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也得到提升。

季华实验室:突破高精度喷墨打印技术,加速新型显示装备国产化

季华实验室以OLED喷墨打印装备研发为突破口,设立“G4.5代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突破高精密对位系统、高精度循环供墨系统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所研发的G4.5代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在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实现31吋基板多色打印与图案化展示的测试,填补我国当前显示产业核心装备的空白。

为突破显示产业中高端装备技术提升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瓶颈,该项目团队从系统装备层面出发,协同进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聚焦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的研发;同时,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调整和优化项目的专利布局策略。此外,该项目团队针对美国、日本、韩国等关键市场布局一系列海外知识产权,以加强国际竞争力。截至目前,其团队共提交超过100项知识产权申请,其中63项申请已获得授权,7项申请进入实审阶段,正进一步申请PCT国际专利,为项目成果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

高校和科研院所专长在科研和技术开发,对成果转化落地的市场推广、商业运维等研究较少,亟需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参与。湾高赛“以赛促创”“以赛育新”,推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发展。该项目团队通过大赛期间的专业培训,掌握高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方法,助推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和法律保护水平的提高。据介绍,湾高赛为理论研究转化实践应用提供重要机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关注,为产品进一步开发与市场推广开启更多商业化的可能性。

中慧医学成像有限公司:心系青少年患者,打造全球无辐射脊柱侧弯检测系统

中慧医学成像有限公司“基于三维超声成像的无辐射脊柱侧弯检测系统”项目是本届湾高赛唯一荣获金奖的香港企业。X光检查被视为传统脊柱弯曲检查的“金标准”,但受限于其辐射伤害,病情正在恶化的青少年患者无法短时间内频繁接受检查。该项目瞄准这一痛点进行技术研发,通过使用电磁感应的空间定位功能系统辅助采集B型超声图像,再进行三维图像重建,使患者无辐射完成脊柱弯曲检查,适用于医院、诊所、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等多种场景。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实现四个“首创”:首创用超声成像对骨头的变形进行成像、首创特别适用于脊柱的图像投影方式获得冠状面成像、首创人体支撑结构便于超声扫描人体背部、首创掌上式三维超声扫描系统和先进三维超声显示方法。基于此,项目团队在国内和海外布局85项覆盖三维超声成像、测量、扫描、显示及掌上三维超声技术相关专利,包括底层算法、软件系统、外观、扫描方法、成像算法、三维可视化、测量方式等,为项目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多维立体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

参加湾高赛并获得金奖,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声誉和品牌价值,让高价值专利成为企业技术领先性的证明,也能吸引更多投资,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该项目团队希望通过大赛使中国自主原创三维超声脊柱成像评估方案家喻户晓、广泛应用、造福社会,未来,其将重点推进体医融合产品开发,实现肌肉、韧带、关节损伤、骨骼变形等无辐射、无间隔、一致性的三维超声可视化反馈和评价。

华南理工大学:从学术研究跨越产业转化,自研5G芯片“敲门”商业化落地

华南理工大学“宽带高效率5G毫米波相控阵前端系统”项目团队创新芯片架构和设计方法,自主研发国内首款在片集成频率源和自校准通道的全功能5G毫米波收发机芯片,在功耗、增益、芯片尺寸等方面均比国外商用收发机芯片有显著优势。研发成果在惠州高盛达、广州慧智微、广东曼克维等公司的毫米波通信模组产品中得到应用推广,高度契合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据介绍,该项目团队高度重视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按照《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广东省地方标准要求,从技术、时间、地域、应用四个维度布局发明专利100余件,覆盖“天线、芯片、系统”全链条。同时,依托“广州市知识产权助力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项目,其成立毫米波太赫兹技术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贯穿技术研发、专利挖掘与布局、申请前评估、授权后管理等全流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

高校是技术供给方,企业是技术需求方,只有经过从实验室到中试这一阶段,才能真正转化成为企业产品所需的技术。秉持“以赛代练”的初衷,该项目团队在参赛过程中进一步逐渐厘清专利培育布局思路,找准高价值专利培育方案和主要关切点。在大赛提供资产评估、专利分析评析等专业指引下,其清晰把握项目的专利价值,明确所在行业背景、所在行业专利分布及下一步布局方向等情况,也刷新对专利运营和专利维权的认知,进一步坚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迭代生产力的决心。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深耕农业无人机,为农业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项目团队长期致力于农业复杂环境下无人机农田信息快速获取和变量喷施作业等方面研究,“无人机精准喷施关键核心技术布局与研发”获奖项目涉及农业专用无人机、机载光谱农田信息获取、卷积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变量喷施作业技术和设备。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实时数据分析,该项目实现对农田信息感知与精准施药,平均节省用药量16%、节省用水量9%、节省劳动力2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项目不仅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能为农业生产带来更灵活、更便捷的解决方案,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大湾区经济注入新活力。该项目团队围绕植保无人机研发、作物信息感知与精准喷施三个核心领域共50件高价值专利,并在海内外均有布局,共同构建无人机精准喷施的立体化专利技术体系。

为研究成果寻求一个展示和推广平台是该项目团队的参赛初衷。随着赛程推进,该项目团队与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资源深度对接,搭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荣获湾高赛金奖,更为项目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该项目团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其一方面将持续深化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通过专利许可与技术转让的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是采用企业出资、团队专利入股的方式成立新的公司实体,独立运营项目研究成果。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粤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