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却遭“商标背刺”,如何避坑?这步“先手棋”要下好

读特融媒体记者 钟诗婷
2023-12-23 16:0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瑞幸咖啡的案例并非个例,此前,鲍师傅、茶颜悦色、洽洽食品、王致和等国内知名品牌也曾遭遇过海外抢注商标的事件。

近日,中国新式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在泰国遭遇了一场商标纠纷,被当地一家仿冒其品牌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00亿泰铢(约合2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相关报道>>李鬼打李逵?瑞幸回应被索赔100亿泰铢:“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这一事件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也暴露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商标布局不完善的问题。

随着中国消费品牌的崛起,中国品牌在海外被“山寨”,被侵权事件频频发生。面对海外抢注商标的现象,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呢?

山寨店与正品店的“鹿”死谁手

泰国皇家50R集团是“泰国瑞幸”的品牌持有方,其在2020年时就已经向泰国商务部合法注册了瑞幸商标,并开设了多家咖啡店。这些店铺的名字、logo、产品和文案与中国瑞幸咖啡高度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小鹿头的朝向不同。

图源网络

瑞幸咖啡在2019年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在2022年8月发布了“打假”声明,称泰国出现的仿冒门店已对其品牌造成严重伤害,并采用法律手段维权。2022年11月,泰国法院公布了一审判决,支持了瑞幸咖啡的诉讼请求,要求撤销相关商标注册,责令被告停止使用该商标。

然而,泰国皇家50R集团不服判决,于今年3月提起上诉,并于今年11月再次开庭。12月1日,泰国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中央法庭宣布了最后审判结果——判决瑞幸咖啡败诉,立刻执行。12月19日,泰国皇家50R集团再次向法院提交诉讼,要求瑞幸咖啡赔偿其经济损失100亿泰铢。

对于这一高额索赔,瑞幸咖啡在20日下午于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关于被泰国假瑞幸索赔100亿泰铢的问题,情况还有待核实。”

海外抢注商标事件频发,中国企业如何维权?

瑞幸咖啡在泰国遭遇的商标纠纷,并非个案。此前,鲍师傅、茶颜悦色、洽洽食品、王致和等国内知名品牌也曾遭遇过海外抢注商标的事件。

这些事件表明,随着中国品牌的“出海”步伐加快,海外市场的商标保护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海外商标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国品牌的形象和声誉,也关系到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如果不及时做好海外商标布局,中国品牌就可能面临被他人抢注、侵权、恶意诉讼等风险,甚至可能失去进入海外市场的机会。

那么,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抢注商标的问题呢?首先,中国企业应该提高海外商标保护的意识,尽早规划海外商标的申请和注册。海外商标保护的原则是“先注册者为先”,即只有在当地注册了商标,才能获得当地的法律保护。因此,中国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海外发展战略,选择重点国家和地区,及时申请和注册自己的商标,防止他人抢注。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该注意商标的适用性和合法性,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混淆或冒犯的商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中国企业应该加强海外商标的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海外商标的侵权和纠纷。海外商标的保护不仅需要申请和注册,还需要持续的监控和维护。中国企业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如商标数据库、商标代理、商标协会等,定期检查海外市场是否有抢注、仿冒、滥用等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应该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如投诉、举报、诉讼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该注意与海外当地的商标权利人、商业伙伴、消费者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信誉,减少商标纠纷的可能性。

最后,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海外商标的国际合作和协调,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保障。海外商标的保护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法律制度和实践可能存在差异和冲突,给海外商标的保护带来了复杂性和难度。因此,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海外商标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如加入和遵守国际商标公约、协议、条约等,利用国际商标体系、机构、组织等,寻求更多的国际支持和保障,为海外商标的保护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海外抢注商标的现象,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一个挑战。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做好海外商标布局和维权,才能保护自己的品牌价值,实现海外市场的成功。

部分数据来源:未来网、刺猬公社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钟诗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