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签约、新居入户、齐包饺子......12月22日,时值冬至,天气寒冷,南山区平山人才小镇却洋溢着温馨热闹的气氛,迎来首批入住居民。 “这间屋子有两个浴室,可以满足我和室友们轮流洗漱的需求,非常方便。”平山小学保安郭栋梁拿着钥匙高兴地说。
“发展+为民”,500年老村旧貌焕新颜
平山村位毗邻深圳大学城,距今已有530年的历史。近年来,深圳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位于南山区北部片区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正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源泉。2023年11月15日,在科技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西丽湖论坛上,《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规划纲要》重磅发布,规划面积69.8 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为全球顶尖科技创新高地。目前,这里汇聚了深圳的近半数高校和半数以上全职院士,拥有6.2万名在校生、2.4万名教职工、超2000名在站博士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是深圳科教资源最丰富、高端人才最密集、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为了有更多的空间服务日益集聚的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让创新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发展得起来。南山区根据中央相关精神,围绕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两项工作,开展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品质化安全改造提升工作,为周边学校工业园区提供更多高品质、可负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南山将平山人才小镇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通过“拆整结合”,运用局部利益统筹、综合升级改造、园区品质提升,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化改造升级,打造“人才宜居+金融创投+校友经济+创新孵化”为一体的居住“小镇”。
为平稳有序完成房源统筹,南山区通过“政府主导、国资引导、村民参与、共建共生”的方式,多角度研究业主、租户、商户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妥善解决居家老人安置、人员子女升学等问题。在保留原有生活居住、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同时,按照“边使用、边改造”的思路,科学施工、有效腾挪,实现以最小动静达到最好效果。
“宜居+宜业” 助力奋斗者逐梦前行
“10分钟就能到走路公司,非常方便。我对比了市场上其他房源,这里房间的装修、价格、采光、周边美食都很有优势,非常吸引我。”在深信服工作的张女士今天刚入住,她还准备向同事们推荐。
据了解,平山人才小镇筹集房源491栋,面积27.1万㎡,两年内可提供保障性住房9000套,包括20、30、35平方米等多个规格的主力户型,每平方米租金不高于市场租金的90%。在品质大幅提升的同时,升级后的小镇还规范了水、电、燃气收费,从根本上杜绝层层加价、杂费高涨等不合理收费现象。
在注重“宜居”的同时,平山人才小镇也致力打造“宜业”的环境。围绕“创新创业创投”,小镇活化老村建筑,打造金融主题“岭南院子”,引入风投创投基金,打造老村文化与金融创投相融合的“天使村”;设立“一站式创业孵化仓”,通过办公空间、路演大厅、多功能服务站等公共服务配套共享,高效激发创业活力,同时与周边高校建立定向合作关系,予以大学生创业办公场地及政策支持;打造百校大街,融合现代风格与高校元素,将引入10-20家校友会,引入校友经济,构筑校友联盟,形成人才流、信息流、科技流、资金流汇聚融通的生态链。目前,百校大街示范段已基本完成。
在优化居住空间的同时,小镇也升级了生活体验。如,美康百货是整村最大的单位建筑,以青年人群为主要对象,打造社区商业、文化娱乐、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商业空间。肉菜市场改变“买菜市场”的传统理念,打造休闲、娱乐、美食等系列新场景。同时,针对城中村文体设施不足,公共生活配套缺乏的痛点,设置了集运动区、休闲廊、书吧自习室、公共厨房于一体的“邻里新巢”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
接下来,未来,南山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贴心的服务、更完善的配套,让更多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发展得起来,让逐梦前行的追梦者在南山也能找到“诗与远方”。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