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 | 微信群里的垃圾现象
2023-12-21 15:56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辜晓进

现在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时代,尤其在中国。十多年前大家玩微博,还处于互联网的大众传播时代。自微信诞生并推出微信群、朋友圈等圈层化的应用后,人们似乎更喜欢“群居”。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由微博转场微信了,微博几乎不再更新。

就我自己而言,微博不再更新,是因为微博上的朋友不见了。好歹还是个有2万+粉丝的“大V”,但过去发一则有意思的帖子引来很多圈内人反馈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那些朋友都去哪儿了?一看,我的乖乖,都在微信这边,活跃在微信的各个群里。近10年来,我自己也不断被拉进各种群,群的数量不下一两百。前两年清理了一下,退了一批群,但“拉”的力量还是很大,群仍有增无减。最无奈的是,一个饭局就建一个群。你要退出,就似乎与大家为敌。

群活动也是人类天性。英国学者斯丹迪奇有个“梳毛”理论,说灵长类动物喜欢互相梳毛,并不完全出于捉虱子等卫生考虑,而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一对一地梳毛,久之就形成同盟;多对多地梳毛,久之就形成群体。他惊呼两千年前就有了“社交媒体”,指的就是这“梳毛运动”。

但久居微信群,会发现各种垃圾现象,就是有人会向群里抛洒无效信息或多数人不感兴趣的信息,对正常信息的获取形成干扰。垃圾大致分三类:

一是“早上好”类。就是在群里,一些人每天轮番发布各种早上好、下午好、周末快乐等问候语或图片,常常形成刷屏现象,一睁眼发现群里到处都是这类符号,爬很多楼也看不到有用信息。这种无意义的信息看似表达善意,实则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种偷懒表现,结果只会对更多的人带来干扰,对有用信息更是一种淹没。我注意到,越是原创内容少的群,这类问候就越多。每天一大堆“早上好”的群,信息价值大都很低。群里很多人的主要信源,基本是“冯站长之家”之类。

二是“倒垃圾”类。有人勤于写作,加入很多群,但通常并不与群里人交流,入群的唯一目的就是发布自己的公众号文章。他们一个群一个群地扔,也不管自己文章的题材是否与群相关或是否别人都感兴趣,扔了就走,文章一写成就这么扔一遍,结果引起群友反感。

三是“转垃圾”类。很多人缺乏原创精神(当然也不能要求人们都原创),却特别喜欢转发信息。逮到一个信息,不管新旧,也不辨真假,就往各个群里转发,有人转发频率之高,仿佛就是一只勤奋的工蜂。据我观察,乐此不疲大量搬运转发信息的人,大都缺乏信息辨别能力,其转发的内容大都可疑。所以,有分享精神是好的,但也要有度,过犹不及。

这种垃圾现象有时会蔓延至群外,进入朋友圈这样更广大的公共空间,因而危害也就更大。看来,微信空间,也需要一场自我清洁运动。

由此联想到主流媒体,在其各种数字端,也应尽量提升信息质量,减少乃至避免无效或无意义信息的生产发布,因为主流媒体一旦“扔垃圾”,影响面会更广。

作者辜晓进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

见习编辑 刘兰若 审读 李诚 审核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