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岭南新民谣今起上线,《岭南之歌》粤港澳联手唱出从容优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12-18 21: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写一首歌,传唱岭南。

由南方都市报、N视频策划主办,南都娱乐承办的年度大型音乐项目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自9月8日启动以来,以“民谣”为形式,“新”为灵魂,“岭南”为表达主题,通过定向邀约和社会征集相结合,充分挖掘岭南本土乃至全国原创音乐人力量,打造出一批高质量岭南新民谣原创歌曲并致力塑造湾区文艺活动新IP。

继社会征集活动的10首优胜作品在12月初率先发布,并形成《岭南新民谣(2023第一辑)》上线QQ音乐之后,即日起,知名音乐人领衔打造的10首原创歌曲亦将在QQ音乐陆续上线!从时节风光到市井烟火,从个体记忆到人文情怀,《岭南新民谣(2023第二辑)》将呈现岭南的万千气象。

《岭南之歌》由粤港澳三地跨界联手重磅打造,邀请首位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香港知名作曲家张家诚作曲并担任制作人,曾为张学友、Beyond、黎明等人写下大量优秀词作的香港知名填词人刘卓辉作词,广东粤剧院院长,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联手澳门小歌手、演员王心妤演唱。

新鲜亮眼的组合阵容,朗朗上口的旋律,接地气、强共鸣的歌词,搭配粤剧和童谣元素的创新演绎,为岭南新民谣增添别具一格的色彩。

粤剧加童谣营造律动感,生活化歌词引共鸣

得知要以岭南新民谣为主题创作时,张家诚就开始搜集资料,进行初步的构思。当演唱阵容最终确定为粤剧名家曾小敏和澳门小歌手王心妤,张家诚便决定为两人量身定制一首既有粤剧元素,又有童谣韵律的跨界歌曲。

“我希望这件事情不要这么严肃,希望能写一首普罗大众,尤其是小朋友、年轻人、老人家都容易一起唱的歌曲。”为此,他在前奏部分为曾小敏设计了一段粤剧锣鼓作为引子,歌曲主体则运用中国传统五声音调——宫、商、角、徵、羽创作出朗朗上口的旋律,并添加了R&B和少量trap元素,使整首歌曲既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落窠臼,由此形成的律动感,让人一听便不自觉跟着摇摆。

刘卓辉为歌曲进行填词时,先是思考岭南最出名的是什么,“当然是美食啦!”刘卓辉说,相信说到岭南的美食,海内外华人都有共鸣。于是,他决定以吃宵夜的场景作为切入:“月冷风高嘛,亦到宵夜啦,咸鱼白粥美味仍念挂。”同时,歌词还十分传神地描写出岭南人低调务实、勤勉奋进的生活态度:“豪言大志,不必太夸,平实自信,一身多优雅。”“落雨担遮啦,亦要开工啦,勤力用功岁月炎夏。”而“灵活对应吧,都千变万化,几经风雨来叹茶”则写出了岭南人面对变化时,创新变通、淡定从容的精神。从生活化题材切入,以小见大,希望引起听众,特别是岭南人的共鸣。

为营造岭南新民谣的意境,在编曲上,张家诚使用了古筝和笛子作为配器贯穿全曲,特邀来自香港的古筝乐手何莹莹演奏,并在前奏和间奏特别添加了掌板、钹、锣三种粤剧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特邀广东粤剧院的三位打击乐手欧云滔、谢帆、欧阳民生加盟演绎。

粤港澳三地联手打造,新鲜阵容配合默契

正式录音前,制作人张家诚、小歌手王心妤分别从香港、澳门专门前来广州,与曾小敏会合。三人分别来自粤港澳三地,有着不同的专业和身份,借由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促成了首次合作,他们都深感这样的组合十分新鲜。

曾小敏最初拿到demo和歌词时,就能感觉到整首歌非常接地气,很有岭南人的生活气息。“它的旋律节奏轻松明快,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定,唱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有种民谣+童谣的感觉。”

录音当天,张家诚希望前奏的粤剧唱段能营造一种热闹的日常之感,因此他对曾小敏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我想要一种很有食欲的感觉。”曾小敏很快就能给出张家诚想要的效果。“曾院长不愧是粤剧名家,一开口味道就很正宗!”张家诚说。

曾小敏则很认同张家诚在歌曲中使用的粤剧锣鼓和民乐元素,使整首曲子的“岭南味”更加浓郁。她在演唱中特意把传统的粤剧唱腔与流行的唱法相结合,让歌曲更适合大众去模仿和传唱。

年纪尚小的王心妤觉得,这次能与两位老师合作,感到非常荣幸。在拿到这首歌后,她利用课余时间跟着demo反复练习,希望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录音当天,虽然自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刚进到录音棚的王心妤还是有点小紧张。“可是我很快就不紧张了,因为张家诚老师很有亲和力,他一直耐心地给我指导和鼓励,让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录音。”

张家诚则夸王心妤非常聪明,可以看出她前期用心地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唱得人听人爱,唱出了我想要的那种很吸引人的律动感。”曾小敏亦赞赏王心妤的灵气:“心妤灵动可爱,声音很纯美,在录音的时候自然投入,我们配合得非常默契!”

新民谣新元素,助力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张家诚曾发表过500多首粤语流行歌,过往合作的多为流行歌手,《岭南之歌》促成了他第一次跟粤剧演员及小朋友合作。“当南方都市报来邀请我们三人搭档,我就很期待,我预感会是很好玩的事情。”

他坦言,在写歌甚至到了录音之前,都还不能想象得出实际完成的效果。“没想到粤剧名家和小朋友的碰撞这么有火花,又这么契合,效果出乎意料!”张家诚一直希望,借助音乐这一极具感染力的媒介,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

作为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一直致力于粤剧的传承创新与推广普及。两年前,她主演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惊艳破圈,打破中国戏曲电影票房纪录,并获得第1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新作《谯国夫人》又在今年获得金鸡奖“最佳戏曲片”重量级奖项的肯定。

曾小敏认为,岭南新民谣是一个讲述广东故事非常好的传播渠道。“受南都邀请,我这次演绎了一首新创的岭南新民谣。我们和南都执行团队也反复讨论,希望可以把岭南的音乐特色、粤剧元素,用很轻盈的方式和民谣做结合,为岭南新民谣注入‘新’元素,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创作。”

年仅11岁的王心妤此前已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先后在中央电视台2023大湾区音乐会、“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2023大湾区卫视春晚等多场大型晚会上代表澳门参与演出。王心妤的奶奶是广州人,此次回到广州录唱《岭南之歌》,她觉得很有意义。“爸爸跟我说,岭南包括了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让我对‘岭南文化’的理解又加深了。”在澳门出生的王心妤,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岭南文化,例如一家人有空的时候,喜欢到茶楼吃“一盅两件”,她最喜欢喝广东汤。正如《岭南之歌》歌词所唱,“几经风雨来叹茶”“亦到宵夜啦,咸鱼白粥美味仍念挂”,令小小年纪的王心妤亦能产生共鸣。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