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田区坚持保护土地资源、保障规划实施,解决规土急难历史问题,持续树立拼经济的观念、加强拼经济的能力、优化拼经济的方法、提升拼经济的效果,努力“控新增、减存量、拓空间、解难题”,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精打细算做足存量文章,用地效率明显提升。
繁忙的盐田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023年,盐田区实现辖区连续18年违法私房“零增长”,连续多年存量违建“负增长”,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红线违法占用“零发生”,并先后获得广东省土地执法监察考核一等奖、广东省土地执法监察考核二等奖等省级荣誉表彰,盐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获得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表彰。
“控新增”方面,盐田区始终保持查违高压态势,构建“区-街道-社区-物业”四级巡查模式,制定《盐田区规划土地监察领域强制执行工作指引》,对新增违法建筑“快查、快拆、真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守“零增量”底线;对在建违法建设行为依法第一时间控停,严格实行“四清两断”;对责令停止建设后违法行为人继续抢建的,对抢建部分实施径行拆除,违法建设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近五年以来,通过执法拆除、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处理确认等多元手段,多渠道、多途径消化处置各类违法建筑达73.74万平方米,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违法建筑拆除消化任务。
“减存量”方面,采取拆除、没收、处理确认等多种处置方式,结合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建设用地清退、城中村综合整治等路径,实现消化存量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建筑超2000栋,面积达60万平方米。《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违法建筑的处理办法》出台后,完成原特区内第一宗历史建筑处理,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型发展提供案例。在全市率先完成辖区内违法建筑安全纳管信息录入工作,形成违法建筑安全管理的常态化机制,为我市顺利推进违法建筑安全纳管打下坚实基础。
“拓空间”方面,近年来,累计收回政府储备土地26块;实行违法线索发现处置闭环管理,竭尽全力解决制约辖区发展的卫片图斑问题,实现卫片执法图斑查处率、办结率“双100%”,2013年以来存量违法用地得到100%解决。2022年至今,累计核查部、省和市卫片图斑超500宗,面积2600亩,确保占用政府储备土地、耕地等行为得到高效处置,持续为辖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贡献力量。
面对一批历史遗留难题,盐田区坚持靶向发力,逐一破解难题,让历史遗留变成“历史”。以某总部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因存在用地性质调整、规划调整等众多复杂问题,导致推进缓慢,盐田区主动作为,系统梳理整个项目背景,对项目未按图施工情况认真研究,积极对接企业听取诉求,并加强与市规划审批部门的沟通,查找有关法律依据和裁量标准,组织规土监察部门和属地街道办事处完成执法程序,全力保障投资几十亿的全球总部项目落地盐田。
此后,盐田区规土监察队伍还接连啃下多个“硬骨头”,盐田某港口重大项目存在20多年和某旅游项目跨度十年之久的历史性难题也都得以解决,如今,企业发展安心舒心,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在盐田徐徐展开。
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基础工作的有力支撑。盐田区创新开展“聚焦急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探索空间保障路径流程”调研,多次组织召开急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项目有关工作研究会,积极推进辖区重大项目急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用地手续申报。同时制定《盐田区已出让土地临时建筑审批管理办法》《盐田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指引》,为重点项目提供审批、建设、整改全链条精准服务,全力保障超过200亿的市重大项目落地。
盐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奋楫争先、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原标题《控新增 减存量 拓空间 解难题 盐田:以高质量规土监察服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