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针对困境儿童提供心理支持的“心灵花园”公益项目发起人、国内知名儿童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高岚,带队到访青岛中心聋校,双方达成协议:心灵花园继续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协助为该校“量身定做”针对聋儿和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支持系统,并对该校的心灵花园工作站进行升级改造,以为孩子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青岛市中心聋校是一所集学前康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专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听障教育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集中了青岛所属的七区三市所有聋儿。学校在2016-2017年开办青岛市孤独症教学实验班。2023年正式招收孤独症学生。
学校秉承“融合 健康 尊重 快乐”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残而有为的人才为目标,创新构建“听力补偿、言语康复、医教结合、康教一体”的教育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注重实施“一生一案”教育策略,着力实施医教、康教和科教融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此,2011年起该校引进“心灵花园”公益项目。当年12月11日,心灵花园青岛中心聋校工作站(下称心灵花园工作站)正式启动,具专业心理学资质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提供沙盘游戏、绘画等非语言的表达性治疗。12年间,有42位志愿者,为该校近百名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了服务,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孩子不离,我们不弃。”心灵花园工作站主任王京萍说,包括她自己在内,好几位志愿者12年来一直在坚守,还有如徐春华、焦力、宋方等。徐春华感慨称,“ 12年来,伴随着汗水与泪水,志愿工作披星戴月十分辛苦,但也给了我们快乐与充实,我们在孩子身上感受到了逆境中的生命顽强不屈,是他们让我们成长。感谢中心聋校给了我们志愿者成长的平台。”
“对于听障的孩子,仅给TA配一个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非常严密周到的语言训练,那我们建议把这个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以促孩子身心健康同步发展。”高岚教授建议,并表示,她的团队愿意继续为该校的康教融合提供支持。
青岛中心聋校副校长耿晓丽,对12年来心灵花园公益项目的倾力支持表示感谢,对于这一项目在该校的实施成果高度赞赏和认同。她称,正是有了包括心灵花园公益项目等社会力量的支持,学校才有今天的成就。
据介绍,近年来,青岛中心聋校已跻身于全国聋教育名校行列,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聋教育实验校、全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学校、全国优秀百家校园电视台、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和山东省残疾人之家等荣誉称号。“师爱无声”被评为青岛市服务名牌。
该校“一生一案”还荣获2022年青岛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当天参加座谈的还有,青岛中心聋校全纳教育指导中心李鑫,心灵花园公益项目总干事陈问奇及相关负责人。
陈问奇称,根据青岛中心聋校的需求,接下来,项目总部将整合团队专业力量,为该校听障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诊疗支持系统;同时就为学校老师和志愿者们提供专业讲座,以协助他们更好地分型、分级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心理服务。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