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我国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
据悉,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革命老区安装701台风电机组,每年提供清洁电能超过100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2.25万公顷,项目全寿命周期对兴安盟地区税赋贡献超过50亿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再添“压舱石”的同时,也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积极贡献力量。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中广核立足央地合作,为兴安盟革命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体现了中广核持续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决心。”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
据了解,该风电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于2020年4月10日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浇筑。项目一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安装风机229台,建设500kV(千伏)升压站1座,220kV升压站1座,于2022年6月29日投产;项目二期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安装风机472台,建设500kV升压站1座,220kV升压站3座,于2023年11月25日升压站一次带电成功,12月10日完成二期项目投产。
中广核副总经理李亦伦介绍,2018年以来,中广核与兴安盟委、行署深入合作,前瞻性的规划了300万千瓦革命老区风电项目,并系统布局了“一园一校一地二场”发展战略。该战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实践,是中广核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道路上的重要探索,将源源不断地为兴安盟带来多方面社会效益。
其中,“一园”指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装备制造创新示范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已解决当地就业1000余人,创造税收4亿元;“一校”即2020年11月中广核捐资1亿元建成投用的白鹭学校,目前该校共设立3个中广核“白鹭班”,已开展研学活动9次;“一地”是指中广核兴安盟运维基地; “二场”则代表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分两期建设,其中科右前旗100万千瓦,科右中旗20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额184亿元。
2022年,中广核兴安盟一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荣获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银奖,属国内新能源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为我国陆上风电百万千瓦级大基地项目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中广核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直流800kV特高压外送消纳的新能源项目,配备我国新能源行业首台1000MVA(兆伏安)/500kV三相一体主变压器,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游技术创新。
同时,该项目在我国新能源领域还实现了其他多项行业首创,是第一个500kV电压等级接入电力系统的陆上风电项目,第一个同时接收网调、省调多级调度的风电项目,第一个采用分布式调相机的风电项目,第一个使用500kV变电站一键顺控技术的智能化风电场。
“随着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等项目陆续投产,预计2023年年底,中广核国内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将达到4500万千瓦。”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表示,中广核国内新能源业务全面覆盖风电、光伏、光热、抽蓄、储能、氢能等类型,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570多个新能源项目源源不断输出绿色电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清洁能源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中广核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
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