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涵,2023年大学新生的爆款名字,近期却出没于各类视频评论区。看到猫咪进食,有网友问:“我家子涵怎么不吃饭”。幼儿园小朋友跑800米,网友又开始整活:“我家子涵为什么没跑第一?”
全网玩梗“我家子涵”,看得人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个梗来源于一张网传图:
一位“子涵妈妈”在群里说孩子子涵被蚊子咬了,随后对老师兴师问罪:“我家子涵为什么被蚊子咬,幼儿园就这样看孩子的吗?”甚至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
这番话相当离谱,既透露出小题大做的荒谬感,也让人们从言辞激烈、莫名其妙的质问中,读出家长那令人窒息的保护欲。
一方面,“子涵”这个名字,在千禧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屡见不鲜。聊天记录中的家长发言让网友发现了这个新的盲点。除了“子涵妈妈”的炸裂质问外,还有“梓涵妈妈”、“紫涵妈妈”在家长群中发言。网友发现,在同年龄段中,名字发音类似“子涵”的人数不胜数,既有“子涵、梓涵、紫涵”,也有“芷涵”、“智涵”等等。在00后的生长轨迹中,人们似乎都能在记忆中找到一个名叫“子涵”的同龄人。
另一方面,聊天记录里的“子涵妈妈”爱子之心切,护子之周全引发了网友们的调侃,这也何尝不是某种亲子、师生观念冲突的缩影。家长自然希望“我家子涵”能够获得最优质的资源、最细致的呵护,但面对集体的环境、有限的资源和老师有限的注意力,这样的诉求在合理性和可行性上都打了折扣。
因此,网友们纷纷为老师打抱不平,“我家子涵”也成了二创文案,被用来调侃各类网络行为,逐渐演变成一个潮流热梗。
网友们进行的热梗“二次创作”。
有从事幼师行业的网友说,外行看乐子,真幼师已经开始“汗流浃背”了。
杭州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现实中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午睡时间,家长会发微信,让我们去看看孩子身边有没有蚊子。”一位幼儿园老师说。“幼儿园教室有长期备用的驱蚊水,但有家长觉得效果不好,还有家长要用指定牌子的驱蚊水,所以会让他们从自己家里带过来,然后老师在户外活动前和午睡前,给他们喷一喷。”不过,这位老师也提到,家长的态度不会像截图里的“子涵家长”那么咄咄逼人,所以家长提醒完,老师照做就可以了。
家长的一万个不放心,才是让幼儿园老师最为头痛的:
“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总坐在角落?”
“老师,太热了,把我家宝宝外套脱了吧。”
“老师,我家宝贝看上去怎么不太开心?”
“老师,我家孩子中午睡觉前要去上个厕所。”……采访完几位幼儿园老师,记者听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家长询问与要求。
碰到家长连续不断地追问“轰炸”,幼儿园老师会怎么回应?
“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园有疑惑的地方,我们会拍照片或视频给家长,让家长更直观地去了解。”有老师说,“因为有时候家长可能不是很相信老师说的,所以要让家长眼见为实。”比如,许多家长关心老师发来照片里孩子的“入镜率”。有幼儿园老师表示,现在老师给孩子们拍照片都要对学号,以免照片里有孩子没拍到。
“子涵体”之所以出圈,有对“巨婴家长”的讽刺,也有对教师压力的同情。从一个蚊子包展开连珠炮的追问,背后却是家校沟通的边界问题。
媒体报道,早在今年4月,一位家长在某论坛发帖,称发现孩子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售卖大量垃圾零食,认为对学生健康不利。于是他找到老板软硬兼施,限制货架上“不健康”的零食,还暗示自己认识工商局工作的人。
整个帖子言语间充满了正义和自豪感,他认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和利益。
今年8月,还有一个很离谱的热搜——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孩子买回来的一款韩式泡泡雪糕包装形似“避孕套”,质疑这种包装和雪糕的吃法会误导孩子。厂家只能紧急出来回应,“专利产品,已经生产销售20年”。
韩式泡泡雪糕
这种过度的“爱子之心”,为家长的过度干涉提供了太多借口,最终只将自身的浅薄与虚弱表露无遗。“我家子涵”在全网出圈,把问题展现在公众面前,并有机会催生出建设性行为——让“子涵家长”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荒诞,从而回归理性,尊重客观事实。
当然,媒体评论也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玩梗要适度要有底线,不能因玩梗而误伤生活中千千万万的子涵。一方面,名字寄托着父母的美好祝愿,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不该一朝沦为笑柄和谈资;另一方面,网络热梗的大规模传播与发酵,可能导致名叫子涵的孩子们遭受言语暴力、班级排挤,热梗也就玩成了烂梗。
(综合来源:南风窗 潮新闻 正观新闻)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