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一,福田区是如何做到的?

深政观察
2023-12-06 22:30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圳市福田区自2021年、2022年连续位居全国第二后,今年超越广州市天河区,排名上升一位,位居2023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首。

12月6日,赛迪顾问正式发布《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3)》。深圳市福田区自2021年、2022年连续位居全国第二后,今年超越广州市天河区,排名上升一位,位居2023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首

榜单中深圳共有4个区进入前十,分别是南山区(4)、宝安区(5)、龙岗区(10);此外,入围百强的还有龙华区(40)、罗湖区(41)、坪山区(87)。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单已连续发布多年,近年来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稳居榜单前十强,与去年相比,今年坪山区首次上榜,龙华区上升10名,福田区上升1名。

据了解,本次评价构建了政务服务、对外开放、基础环境、产业活力、人才吸引、要素保障6个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全国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900余个市辖区展开综合评价。

福田区的投资竞争力为何能做到全国第一?赛迪在发布榜单时虽然未作详细说明,但或许可以通过各项指标,结合福田区的实际情况来了解其竞争力所在。

政务服务

此项指标主要包括政务公开信息数量、政务审批优化数量、“网上办”实现率等。在福田,用手机即可给城市环境提意见,为城市发展出主意,足不出户办理证件……这些高效便捷的诉求渠道和政务服务,让群众办事体验感不断增强。

2023年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福田区实施“一网统管”三年行动,全面归集政府内外数据超1.5亿条。新开发无感申办事项100个,总数达273个、全市第一。全区843个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申办,302个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即办率87.28%、全市第一。

此外,2020年3月,福田区成为全国首批、深圳唯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三年来,该区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当作是服务市民的“无字契约”,相继推出教育、医疗、养老等累计143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885项标准,并建立起“福田基本公共服务数据库”。2023年6月,福田综合试点以全省最高分107分通过国家验收。

对外开放

此项指标主要包括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国内招商引资总额等。

今年以来,福田已签约和落地优质项目86个,意向投资额1306亿元。目前累计超过150家世界500强投资落户福田、居深圳全市第一;年度新增入库纳统企业1097家、增长57.2%,增速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5.06亿美元、增长124%、居全市第一;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529户、居全市第一。

基础环境

此项指标主要包括路网密度、夜间灯光指数、空气质量优良率、商业配套设施等。福田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环境、配套等完善程度毋庸置疑。

福田交通网络辐射全市、连接香港、通达全国。福田地下高铁站14分钟直通香港西九龙、33分钟到广州南站,形成“广深港半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密度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中环相当。

生态方面,近年来,福田区协同推进减污降碳,PM2.5年均浓度降至15.7微克/立方米、深圳河水质创下监测历史最佳,是全国大城市中唯一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中心城区。目前辖区内拥有各类公园136座,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公园绿地基本实现500米半径全覆盖。

商业配套方面,福田是深圳传统消费大区,拥有中心商圈、华强北、梅林等特色商圈,卓悦中心、星河COCO Park、平安金融中心商场、深业上城、卓悦汇、KK ONE等高端购物商场众多,购物公园、水围1368街区等夜间经济业态丰富。

产业活力

福田区面积78.66平方公里,占深圳全市面积4%左右,但汇聚了深圳五分之三的金融持牌机构、三分之一的市级总部企业,贡献了深圳六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五分之一的税收。2022年,全区GDP 达5514亿元。2023年上半年,全区GDP迈入2700亿元大关,人均GDP超2.5万美元。

福田区的产业特色包括:总部企业高度集聚,这里汇聚4家深圳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占全市四成,市级总部企业108家、数量全市第一,区级总部企业突破500家;金融优势突出,深圳证券交易所、银保监局、证监局等金融机构齐驻福田,拥有平安集团、招商银行等全国金融龙头企业,聚集持牌金融机构283家、数量超全市六成;专业服务业态发达,汇聚深圳五成以上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高端专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占全市约39%,律师人数占全市约60%,等等。

人才吸引

福田区常住人口约156万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人才密度大、层次高、门类广,每10万常住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4.05万人。

近年来,福田区推出“福田英才荟”政策,从人才引进、人才成长、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综合服务等方面予以精准激励。截至目前,福田区累计吸引归国科技人才近3000人,在职在岗院士突破20人。近5年来,院士专家、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创新载体等高端人才及载体实现“五个倍增”,金融人才、律师、会计师、知识产权师等人才总量均居全市第一。

要素保障

近年来,福田区每年迭代升级“1+9+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融合资金、空间、人才和住房等全发展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发展。

在产业空间方面,福田区现有各种产业楼宇893栋,产业空间有接近3000万平方米。当前正提速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以及加快推进了华强北、车公庙、八卦岭等片区的更新,预计还将释放新的产业空间700万平方米。同时,福田区还在积极建设各种专业楼宇,目前已达到34栋,有效盘活了各种低效的业务空间400多万平方米。

此外,福田区率先构建起虚拟园区服务体系,依托“i福田”小程序,上线了10个街道虚拟园区智能服务平台,为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触达的24小时全天候精准服务。数据显示,华强北商圈虚拟园区服务平台自2023年2月上线以来,联合辖区8家银行为企业、商户发放低息贷款超3亿元。

编辑 温静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政观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