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议事厅”:将东纵文化打造成深圳红色精神内涵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2023-12-06 20: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如何弘扬历久弥新的东纵文化,培育时代新人?12月6日,由市政协主办、坪山区政协承办的“委员议事厅”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建言献策。

“我要向大家道歉!”在“委员议事厅”上,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会长李建国深深地鞠躬。因为他发现,当前还有许多深圳人不知道东纵事迹或者只知道皮毛,因此对未能将东纵故事和精神传播好,他“感到很愧疚”。

今年是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如何弘扬历久弥新的东纵文化,培育时代新人?12月6日,由市政协主办、坪山区政协承办的“委员议事厅”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建言献策。

李建国的这一鞠躬引起了现场极大的反响。委员们认为,弘扬传承东纵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深圳市在讲好东纵故事、弘扬东纵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仍存在传播平台少、传播内容不够丰富、传播载体互动性不强,社会认知不够、社会参与不足以及常态化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在血与火的8年华南抗战中,东江纵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东纵文化和精神是我们的红色富矿,要重视挖掘与传承弘扬,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精神动力。” 深圳市史志办公室原主任、深圳市方志馆原馆长黄玲说,“传播传承东纵文化,首先应充分利用深圳拥有立法权的优势,制订出台《深圳市革命文物与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和《深圳市弘扬东纵文化条例》,从法律上保证红色资源的传承。其次,在市一级层面成立弘扬红色文化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统筹。”黄玲还提出,应该进一步保证专项资金投入和保障,要加强东纵遗址等红色文化载体的摸底普查、开发利用。

坪山区政协委员、坪山区外国语文源学校副校长曾金荣则建议,借助5G、AR、VR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模拟仿真、立体摄影、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东纵珍贵的文物进行复原再现,对东纵的故事进行艺术的重构,建立具有真实感、立体化、全景式的体验,从而让红色文化变得可感知、可触摸,让市民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同时在微信、抖音、小红书、喜马拉雅等媒体平台进行云展览、云文旅、云分享等,实现东纵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在线展播、可视化传播。

粤港澳大湾区有许多红色文化资源。在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 网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国瑜看来,要把包括东纵文化在内的大湾区红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红色文化旅游圈,这样不仅给大湾区各城市带来产业上的发展,也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寻找和创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让东纵文化向全社会传播、弘扬,最终将东纵文化打造成深圳红色精神内涵。”李建国说。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