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量旋科技(SpinQ)获悉,今年11月,公司向一家中东科研机构成功交付自主研发生产的超导量子芯片。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量旋科技成为首家成功向海外交付超导量子芯片的中国公司,也标志着中国量子计算技术正向全球传递创新能量,为量子计算产业链的全球化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量子计算由于在原理上具备远超经典计算的强大并行计算潜力,被看作能够带来指数级别的算力增长,解决目前算力受限而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难题的工具,成为未来算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而在量子计算众多的硬件体系中,超导量子技术因为可复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半导体加工技术,量子比特更易扩展,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路线之一,成为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超导量子技术体系中,超导量子芯片被认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心脏”,能够以极高的效率执行复杂的计算任务。然而,由于设计更为复杂、量子比特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材料工艺和测控技术的限制,生产一款标准化的超导量子芯片面临诸多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有能力采用统一且可重复的设计来完成量产的公司非常稀缺。量旋科技公司是具备生产超导量子芯片能力的公司之一。
量旋科技于2018年在深圳成立,是一家致力于量子计算产业化和普惠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目前已经构建起涵盖量子芯片、测控系统、软件开发和算法应用平台的产业链全流程布局,掌握了从芯片到整机和算法应用等各环节的核心技术。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科技合作区内,量旋科技自主投资建设了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中心和超导量子芯片生产线,并且已经投入运营。
今年4月,量旋科技对外发布了超导量子芯片——“量旋少微”。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超导量子芯片已实现量产。
量旋科技独立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芯片——“量旋少微”。(受访单位供图)
量旋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完整的超导量子芯片生产线保障之下,“量旋少微”的退相干时间T1,达到了业内领先的10-100微秒,更长的T1可以保证更多的门操作,也能提高逻辑门保真度的上限。此外,“量旋少微”能够执行数十纳秒量级的单双比特门操作,并且能够实现99.9%以上的单比特门保真度和98%以上的双比特门保真度。对于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来说,“量旋少微”可以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原型验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研究人员解决复杂问题并推动学术进展,验证新的量子计算方法和算法的可行性,从而为量子计算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我们对此次合作感到非常荣幸。超导量子芯片的成功交付,既是我们在量子计算领域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展现,也是全球量子计算产业链开放合作的范例。未来,量旋科技将继续深化国际化战略,通过更多国际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量子计算产业链的共同繁荣。”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