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度”量不惑深圳⑥:深圳宽度
深政观察
2020-08-21 22:04

这些年,不时有与深圳有关的事件在全国引发热度:

今年,海口市政协委员、女企业家袁慧鹰在海口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上讲述了自己在深圳亲身经历的政务“五星级服务”,深圳干部为企业服务的热情与专业,让她感叹“深圳政府服务企业意识深入骨髓”。

去年,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为企业办理迁入业务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准备迁入深圳的企业,就是之前从深圳迁出的,其中就有国内最大的无线宽带专网运营商北讯集团。企业“回迁”的理由大同小异:离开后面临办事难、招人难、配套难,更加体会到深圳的便利。

去年以来,青岛市分3批选派了457名干部到深圳开展体悟实训活动,把干部派到深圳各企业、协会入职,他们转换身份、潜心“深”造,去体悟深圳的政府服务,追寻深圳发展的内在逻辑,每批为期过百天。这项活动的直接推动者正是青岛的市委书记,去年率团考察深圳后,这位青岛“一把手”总结道:以青岛六分之一的面积产出整整两倍于青岛的效益,深圳的法宝就是营商环境。

这几件事,折射出深圳40年创造的发展奇迹背后一条重要经验——良好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事关城市长远竞争力,是比拼彰显制度优越性的公平赛道。世界银行的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一座城市对营商环境的认识,反映着这座城市眼界的“宽度”。


1

翻开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史,营商环境与特区发展相伴相生。如果将深圳营商环境的演进划分阶段,小政觉得至少可以划分这么三个层次——

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推开面向世界的那扇窗口之时,当第一个来深投资的港商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跨过罗湖桥的时候,“营商环境”就开始在深圳发轫,那时大家更熟悉的名词是“投资环境”。

特区建立之初,深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引入外来投资,所谓营商环境,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跟着投资者的需要走,外面的世界怎么“玩”深圳就怎么学,一张白纸,懵懵懂懂,被推动被牵引,建立了营商环境的雏形。

比如,深圳特区建立早期一系列打破旧有体制“条条框框”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做法,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而如今回过头来看,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常识,是一切为实际需求服务的务实之举。

比如,拥有优惠政策的深圳,当时在很多领域却无法可依,而在外来投资者眼里,“政策”不如法律可靠,他们来投资“不放心”。现实的需要催生了深圳的法治化萌芽,从1992年积极争取到“特区立法权”到2000年这个阶段里,深圳立了很多经济领域的法规,都是针对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问题,急用急立,很多都是直接从旁边的“老师”——香港那里直接“照搬照抄”“拿来主义”的,就是为了解决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一破一立之间,打开眼界向外界学习的深圳,形成了以“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为代表的营商环境雏形。

深圳营商环境优化的第二阶段,则是经济快速发展后因应市场规律作出的主动改革。

政府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开始不断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定位、退位、到位,通过先后数次进行的审批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逐渐做到“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形成了“小政府大市场”的城市“运营模式”。这也是至今仍被很多企业家津津乐道的“无事不扰”模式: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很少,“不需要政府的时候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

如果说这一阶段主要是“做减法”的过程,深圳营商环境第三阶段,也就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阶段,则是“做加法”“做乘法”的过程。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点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自此,深圳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连续多年加以推进,这不仅仅是把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深圳发展到今天对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种认识层次的跃升。

这个时期的“深化”改革,可以理解为营商环境内涵外延的进一步“拓宽”,改革更加系统、全面、配套。这从深圳出台的“营商环境20条”可以看出:20条措施涉及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营造综合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营造更美丽更宜居的绿色发展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等6大方面,是在营商环境上的全方位部署和发力,不仅明确政府不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明确政府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从“放”到“放、管、服”,让“有形的手”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个阶段的“放”相比以前压缩合并审批事项,更多的是通过政府自身改革的手段、通过再造流程的“化学反应”而实现真正的精简审批、下放权限;这个阶段的“管”更多是通过科技手段、互联网和数字政务实现的高效、现代管理;这个阶段的“服”更多是通过精准的惠企政策、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全方位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来保障和服务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此时的营商环境概念,是一个城市运营者如何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提升城市发展长远竞争力的更宽广的概念。


2

观察深圳营商环境40年,有这么几条曲线很有说服力——

一是投资热度。

创业密度是营商环境的最集中反映。

《深圳统计年鉴2019》显示,1979年,深圳企业总数为501家,其中内资企业497家,外资企业4家;到了1989年,深圳企业总数增加至18000多家;1999年,深圳企业数激增超过10万家;2009年,深圳企业总数超过30万家。

而到了2019年底,深圳市共有商事主体超过320万家,其中,企业超过200万户。按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计算,全市每千人拥有企业157.2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1.6户,创业密度居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深圳商事主体的第一个100万,用了30余年;第二个100万,仅仅用了不到2年半。这个曲线反映出城市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以及投资者选择深圳创业投资的信心和对深圳未来发展的稳定预期。

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各类市场主体达到340.6万户,其中企业213.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二是法治政府排名。

法治是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营商环境的根本体现。

自从特区建立之初了解到外商对法治环境的看重,深圳就开始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加快打造法治政府。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至今先后通过法规及有关法规的决定450项左右,目前现行有效法规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在国家和地方立法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先行先试。

近年来,深圳尤为注重开展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并实施了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成立了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并建立了更加规范的涉企执法制度。去年,《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营商环境进行立法。

在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法治政府白皮书》中,深圳高居全国榜首。

三是人才数量。

一座城市综合环境如何,“性价比”高不高,人才会用脚投票。

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各类人才总量已达到548万人,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具备政策优势、经济与人口优势、产业优势、社会治理优势等。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接近200万名。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际,全市技术人员只有2名:一名拖拉机维修员和一名兽医。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深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8.58万人。2019年,深圳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83.5万人。实现第一个百万,用时30年;实现第二个百万,时间缩短为10年。

40年间扩容100万倍,也反映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与之相呼应的是,深圳近年来一波波大手笔的人才政策。比如2018年的人才住房制度改革,深圳将在2035年前新增建设筹集170万套住房,并且供应结构将发生改变,政府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将占到供应总量的60%,就是要解决人才最关心的住房问题。此外,深圳多次深入了解人才需求,针对海外人才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需求做了很多工作,如配置国际化学校、名医中心或门诊部,支持市场主体建立第三方国际医疗保险结算平台等。深圳还通过立法设立深圳人才日,设立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颁发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让人才“名利双收”。

四是创新活跃度。

创新活跃度是良好营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虽然深圳没有“大院大所”,但是创新活跃度很高。

200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34%。这是深圳R&D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200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6%。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3%。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占GDP比重4.2%。2019年,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增长近一倍,其中30%以上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至此,深圳的研发投入强度已经比肩以色列、韩国等发达经济体。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仅次于北京,培育出了华为、腾讯、比亚迪、中兴、大疆等一批世界级科技企业。

这些曲线的快速上扬,不仅让深圳的营商环境更具说服力,也为深圳继续提升营商环境倍增信心。

营商环境改革进入3.0时代,深圳主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目标是争取快速达到相当于全球经济体营商环境排名前30名的目标,2020年底前争取达到排名前20名的目标。到2025年,要建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接近全球前列城市水平。

这两年,深圳连续在全国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位居第一,在重点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稳居全国前列。

3

近年来,深圳把深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加以推进,改革措施频出,创造出很多专属于深圳的营商环境词条——

营商环境改革20条

解释:深圳2018年出台的政府一号文件——《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

四个千亿

解释:2018年12月4日,深圳正式出台被称为“民营经济5条”的《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最大的政策亮点和最体现深圳支持力度的政策被概括为“4个千亿”,分别是:确保2018年企业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实现民营企业新增发债1000亿元以上;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

最严知识产权保护

解释:2017年下半年,深圳提出力争到2020年,率先在全国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深圳打造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示范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不见面审批

解释:“不见面审批”是指市政府通过对审批事项实行“全流程网办”“网上申报,证照快递送达”“自助终端立等可取”等方式,实现数据多跑路,市民、企业少跑路。目前深圳的不见面审批事项达300项。

秒批

解释:深圳“不见面审批”的最高阶“版本”。2019年9月,深圳市企业“秒批”系统正式上线启用。受益于这一新系统,深圳市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几十秒就完成了原本需要1天时间的登记手续。目前深圳的 “秒批”事项达212个。

人才安居集团

解释: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成立于2016年6月,是深圳市专责负责人才安居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保障深圳人才安居乐业的平台。深圳营商环境“改革20条”就解决人才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险、创新创业支持等问题再次进行了大胆突破,提出了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

空气政府

解释:来源于深圳企业界流传的一句话:“深圳的政府服务像空气,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需要时又‘无处不在’。” “空气政府”,是深圳企业给予深圳政务环境的普遍评价,深圳也将这种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概括为“有事服务,无事不扰”。平时“没感觉”,是因为深圳尽量将日常审批和业务高效化、便捷化,做到企业“不见面”、“少跑路”,同时,政府也极少“骚扰”企业。“无处不在”,是政府为企业打造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非常“安逸”,而且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政府反映、处理、解决。

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

解释:“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指代深圳本圳。如果说前几个名词都是体现深圳“环境之优”的举措,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则是“环境之优”带来的结果。民营经济成为深圳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创新力和最有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得益于深圳高度发达的市场化环境,良好的营商活力、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氛围,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精神提供了茁壮成长的沃土。深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可以用“56789”概括:50%的税收、60%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5%的就业、99.6%的企业数量,民间一直有“国企看北京,外企看上海,民企看深圳”的说法。


深圳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小政发现,很多深圳的企业“大佬”都曾评价过深圳的营商环境,认为这是这座城市最具吸引力的组成部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深圳有着良好的法治化、市场化环境,为华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很多深圳企业家眼里,法治化和市场化已内化为深圳最显著的城市特色,是他们选择深圳、扎根深圳、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深圳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活力的城市,是创业的热土,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拼劲和闯劲。我从一个只会写软件的书呆子,都被感召到去创业创新,这和整个深圳的环境是完全分不开的。政府非常重视和吸引外来的企业和人才,腾讯的第一笔融资,就是在第一届高交会拿到风险投资。回想过去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挫折,最终又很幸运地经历上市、成长为全球知名互联网企业之一。有时我也会想:如果不是在深圳,腾讯还会不会是今天的腾讯?我和我的同伴们,还能不能坚持得下去?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还会选择这个城市。

正威国际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这几年,我们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的最大体会就是深圳的营商环境。我常说,深圳插根筷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企业进入深圳20多年来,深圳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深圳是国内最像硅谷的城市,充满活力、多元化、具有包容性,这些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和来源。深圳的营商环境与发达国家的很多地方相比也不逊色,论风险投资对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敏锐度,深圳的投融资体系可以跟硅谷媲美,不仅专业、投资能力强,而且国际化。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滔:我怀揣技术谋求创业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深圳。因为这里宽容失败,鼓励创新。我常常想,这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用去阿谀奉承、投机取巧,就可以在踏实做事的埋头苦干当中,达到创业之巅,这样的故事恐怕只有深圳才可以实现。

知名媒体人秦朔:深圳几十年的历史再次证明了经济发展中颠扑不破的道理,也证明只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国就能创造出可堪媲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奇迹。“政府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服务市场,走法治化、阳光化的服务型道路,所以能最大化地激发起人民的力量——伟大的企业家们并不是天生的,他们的起点往往也平凡无比,但在市场、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多重正向激励下,他们会有更大的机会成就伟大的事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变得伟大。”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