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卫星装上“眼睛”,全球首台太空中完全裸露全景相机“深圳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3-11-28 21: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28日,这台“深圳智造”的相机正式发布了其拍摄的地球与银河“同框”影像,引起热烈关注。

今年1月,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其中一颗距地面500公里的近地轨道卫星上,搭载了全球首台在太空中完全裸露的全景相机。11月28日,这台“深圳智造”的相机正式发布了其拍摄的地球与银河“同框”影像,引起热烈关注。

全景相机是一种具有广角拍摄能力的相机,可捕捉到360度的画面范围,它能够通过特殊算法将多个照片或视频拼接在一起,形成连续、完整的全景图像或视频。与普通相机相比,全景相机的视角更广,在低距离拍摄以及巡天和监测中有更大优势。

从西伯利亚到印度洋、从非洲好望角到波斯湾,在太空中,这台由深圳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石创新)研发的全景相机就像是卫星的“第一视角”,它记录了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星空下的地球灯火璀璨,壮美绝伦。塔里木盆地、青海湖、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地标清晰可见,此外,这台相机还拍下了极光、台风风暴眼等难得一见的景象,分外壮观。

“这批影像来自距地面5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卫星,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相机在同一时间观察到地球、外太空、卫星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影石创新太空项目市场负责人袁跃介绍,这台相机只有口袋大小,重量仅149克,可以拍摄5.7K高清全景视频。为了保证它能在太空的严酷环境中正常工作,技术人员特地对其进行了镜头、主板、系统等整体改造,使相机能够耐极寒极热、防辐射、抗震防抖。

当前VR、5G等技术加速突破,推动全景相机行业蓬勃发展。知名行业研究及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中显示,作为手持智能影像设备的重要产品,2022年全球全景相机的出货量接近151万台,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1.3%。从目前至2026年,中国市场将进入高增长阶段,或将成为全球全景相机市场的主力增长点之一。

随着全景相机在市场上逐渐普及,这一新消费品类也开始被人们玩出花来——拍摄那些“上天入地”的极限运动已经不在话下,把它丢进火锅里看食物如何沸腾,放在嘴里观察刷牙角度才是潮流玩法。新鲜多样的用途不断迭出,使人们对全景相机的接受度快速提升,也对厂商对于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自主研发,我们目前已形成了全景图像采集拼接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框架、模块化防水相机设计技术等智能影像设备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2022年销售额占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的50.7%。”袁跃表示,后续将继续推进全景技术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为太空影像贡献中国相机力量。

(图片由影石创新提供)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琨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