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在的龙岗区坪地街道正在试点打造全市首个近零碳街道,通过创建学校、医院、园区、企业、社区五大重点场景近零碳示范项目,龙岗区积极推进国际低碳城节能减碳示范项目落地。在第十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期间,五个不同场景的示范项目在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B场馆和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展示中心分别设立展示端口,通过大屏幕,人们可以实时看到节能减碳项目的运行效果,从更多细节了解龙岗区和深圳市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
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地调研,他们选取了高桥社区、坪地六联小学、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坪地无人机产业园、冠旭电子等“5个1”低碳试点场景,各场景按照“源网荷储智”基本技术体系,分别执行深圳市近零碳排放社区、校园、建筑、园区、企业标准,科学设计节能减碳改造技术方案,目前都已取得既定成效。
高桥社区在建设近零碳社区的过程中,选择以传统客家民居新桥世居为核心。通过140多项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新桥世居已建成深圳首个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光伏板在社区广为应用,双驱光伏板发电后,电能流入蓄电池中储存,用于居民家中照明用电等。社区安装了光伏电站,实施由绿色能源岛支撑的区域分布式供能,年均发电量约54万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421吨。光储充一体化的停车场,利用先进的防逆流控制技术进行发电,可供纯电动车日常充电。该电站光伏组件面积1026平方米,平均年发电量24万kwh,每年减碳190吨。通过数字化技术,线上“近零碳社区”平台推动碳普惠更快融入居民生活中。目前该线上平台已经支撑社区构建常态化低碳运营,配合可视化智慧大屏,从个人、家庭、社区三层维度形成从线上到线下的碳流追踪与碳足迹闭环。
坪地六联小学里,还有一个长10.4米,宽3.9米,高3.2米的“能量魔方”。它是一个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综合智慧能源箱。通过光储直柔技术,不仅能为校园提供高效、稳定、柔性的用电,还通过“削峰填谷”实现对市电、光伏发电、储能和建筑物用电的平衡调节功能。
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同样是在运用光储充检一体化、高效储能、智能节能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被动式设计优化围护体系、主动式技术提升设备性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一系列手段,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创造一个更为绿色、舒适、便捷、安全的就诊体验流线。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概念方案,在评估投资和方案深化阶段。
坪地无人机产业园,将“低碳+智慧”融入产业园区日常运营,对整个园区的能耗情况进行采集和检测,基于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与大数据AI技术,从能源架构的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AI智能节能、能量互济等方面做全面的节能改造,并通过智慧运营与运维,打造低碳、高效、智慧园区新标杆。
冠旭电子的园区仿佛一片森林,处处都是茂密的大树。园区内建筑物都采用节能Low-E双层玻璃幕墙,用于调节室内微气候;室内照明和空调实现AI智慧管理,年节电十余万度;产线节能改造后,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碳排放则大大减少。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王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