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植物园进校园”活动拉开帷幕,首个示范学校揭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韩跃武 王桂花 钟子杰 文/图
2023-11-24 19:29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24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召开深圳市“植物园进校园”活动动员会暨现场会议,首个“植物园进校园示范学校”在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揭牌。

在学校内有一座小型植物园是一种什么体验?11月24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召开深圳市“植物园进校园”活动动员会暨现场会议,首个“植物园进校园示范学校”在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揭牌。该活动将发挥仙湖植物园在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业能力和优势,帮助学校师生开展丰富有趣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记者在龙华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学楼的屋顶花园“四百园”看到,这里一片绿意盎然,分区设置了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百蔬园,月季、西瓜、金桔、花生、白菜等植物旺盛生长。该校党总支书记林红表示,屋顶花园占地约4000平方米,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按照市仙湖植物园设计的植物铭牌和科普解说牌版式制作出相应成品,为300种植物配置了精美的植物铭牌,大大增强了自然生态课程的可视性、趣味性,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现在,各学科老师按照国家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植物铭牌、科普解说牌、学习单等真实场景和丰富资源来实施课程,场景学习变得更系统、更沉浸;对于学生们来说,现在不仅能准确知道植物的名字,还能直观了解植物的形态、分类、分布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等,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


龙华区政协委员黄彬凌感受到,植物园进校园让学校的绿色空间不再是简单的绿化,而是在提升校园空间的同时,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据介绍,“植物园进校园”活动是根据深圳市高等院校、中学、小学及幼儿园(含民办学校)的需求,以自愿为原则,在学校既有的校园型共建花园或绿色空间的基础上开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91座校园型共建花园。

“让仙湖植物园走出去,到各个学校去服务。”仙湖植物园工作人员王青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把学校的绿美空间利用起来,把空间的价值和植物园在科研技术、植物收集、保育展示、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据悉,参与“植物园进校园”活动的学校,可获得由仙湖植物园根据学校需求“量身定制”的植物名录、专业的科普解说系统、有趣的生物多样性主题学习单。此外,仙湖植物园还能根据学校的申请,成立由科研人员、科普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植物园进校园”讲师团队,将植物园特色资源带入校园,在校开展植物科研、物种保育、园林园艺相关主题的科学探索型课程活动,学校也可前往所在辖区公园、环境教育基地、自然教育中心及仙湖植物园等更广阔的场域,实地开展校外自然科学探索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提高身心素质,获得更有活力、更有深度的生态文明教育,推动青少年群体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更大贡献,共同绘就绿美深圳新画卷。

按照计划,到2024年底,全市将累计在60所学校开展“植物园进校园”活动;到2025年底,本活动开展范围将扩大到100所学校。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韩跃武 王桂花 钟子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