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桌上型电子显微镜、华为数字能源全液冷超充、全球单体设备产氢量最大的电解水制氢系统……近日,借助高交会这个世界级展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一批尖端“黑科技”齐齐亮相,在深港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产、学、研界引发一阵不小的“骚动”。
今年以来,福田区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抢抓历史机遇,认真落实《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以“再造一个新福田”的闯劲、干劲和拼劲,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河套深圳园区建设,促进“一河两岸”“一区两园”快速发展。
随着全球科创资源加快集聚,河套合作区大步迈向国际一流科创园,凤栖梧桐开创新局面,科技创新实现新飞跃:近200个高端科研项目快速落地,11名院士专家、超过300名海内外优秀科学家、2000余名创新创业青年纷至沓来……
《规划》东风正劲,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11月16日上午,以“相聚创新福地 共创科技未来”为主题的2023福田高交会特色项目签约与推介活动,在河套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活动上,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院士获聘福田区都市型科创区“首席专家顾问”。
第二十五届高交会期间,福田着力发挥“展会+活动”联动效应,用好高交会这张靓丽名片,打造科技界与产业界对话交流平台。河套先后举办深港之夜、2023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大会深港科技创新发展平行论坛、第五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之河套深港创新发展论坛……以活动汇人才、聚产业,把高交会的成绩单转化为河套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借助国务院印发《规划》的东风,深圳、福田近来打出一套“组合拳”,构建更强磁场,吸引全球科创资源——
资源引入“聚起来”,举办河套合作区自2017年规划建设以来规模最大的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暨新落成项目集中入驻活动,集中签约入驻40个项目,涵盖世界500强及科技领军企业、央企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窗口型”“平台型”“枢纽型”机构;
协同创新“联起来”,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盛大开园,引进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港华能源等16个高端科研项目;
金融支持“强起来”,重磅推出科研机构跨境资金调拨“科汇通”试点,规模超30亿元的3只基金签约落地、3大科创金融服务平台正式成型,12家金融机构联合签署200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协议,为河套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市区凝心聚力,围绕“五流四制”加快制度创新
前不久,福田区联合市外事保障中心推出河套合作区首条深港跨境巴士专线,跨境巴士穿梭于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至香港科学园,单程平均运行时间约45分钟;配套上线跨境专线预约系统,园区“白名单”内人员免费乘坐,目前已审核“白名单”科研人员300余人,实现深圳园区与香港科学园快速衔接,为科研机构及人员提供深港“点对点”跨境交通服务。
不止深港跨境交通,锚定《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关键事项,福田由区领导领题,开展“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跨境专用通道”等多项专题调研,深入河套合作区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对策;联合市发展改革委成立河套工作专班,凝聚形成市区工作合力,编制出台市贯彻落实《规划》实施方案和3年任务清单,并配套形成区级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制定年度8项重点攻坚行动方案。
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围绕“五流四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管理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积极开展制度与政策创新探索,营造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科研制度环境。
比如,深入推进税制、科研管理体制等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河套深圳园区财政科研资金监管适用港澳审计准则,会同市财政局编制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即将正式上报国务院;落实首个深港“联合政策包”,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作为示范项目已通过深港两地专家的协同评审落地;落实选题征集、团队揭榜等科研管理创新机制,已面向科技界发布首批6个重大基础科学及工程技术问题项目需求、完成5家科研机构及研发型企业“揭榜挂帅”,正加快开展第二批选题征集。
加强资源整备,300万平方米空间纳入蓝图
站在位于长富金茂大厦44楼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往下俯瞰,“一河两岸”的深圳、香港与“一区两园”的河套合作区尽收眼底,还能看到河套深圳园区塔吊林立,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热火朝天”。
为适应科技产业发展所需,河套深圳园区快马加鞭推进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的改建工作,园区面貌加速蝶变。
《规划》印发以来,福田区组织“硝烟训练场、炮火实战营”示范班开展专项攻坚,通过“租、购、改、建”多措并举筹集资源,全力整备空间资源,建强发展基础。
由港方主导运营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物业条件评估、清退楼内存量企业。改造后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为香港科创企业提供了新的科研空间。
近期,福田新完成中天元大厦、福鹏科技产业园、安骏达大厦、富林物流大厦等近15万平方米空间收储,累计在福田保税区整备改造约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建成11个专业园区。
深港开放创新中心、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未来可提供30万平方米科研配套空间。皇岗口岸片区的改造也如火如荼进行,待口岸货运功能取消后,释放出来的40万平方米货检区土地,年内将成片打造国际协同创新区,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形成高品质空间持续供给良好局面。
预计到2035年,河套深圳园区新增科研及配套空间将超过300万平方米。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周斐斐
读特热榜
1“风王”即将“登基”?秋台风来了个“双连击”,深圳周末下雨“魔咒”又被激活了!
2极克雷达|iPhone17“最强对手”?搭载“妙享背屏”,小米17全系列更多剧透→
3湖南一高校辅导员被曝诈骗上百人超700万元,多名受害者发声,警方回应→
4高速上行驶遭遇“喷泉”?相关部门回应:整改
5深圳“限外”政策调整!
6国庆中秋“艺起来料”,坪山街坊才艺擂台赛报名火热开启
7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深圳1集体3个人获表彰
8深圳市解除分区雷雨大风黄色、分区暴雨黄色、全市雷电预警信号 | 持续关注
9读特热评 | 女乘客卧铺打伞,隐私需求不能被无视
10李家超发表第四份施政报告,“心急如焚”之事与深港合作息息相关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