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民千余人次!深圳青年志愿者开展“铁骨•筑诚”青年志愿服务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杨家欣
2023-11-20 14:4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铁骨·筑诚”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是由中建科工集团深圳公司和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共同打造的党建品牌、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展柜中这两颗铆钉,是中国第一座全钢式铆接桥梁——上海外白渡桥大修时所替换下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里,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杨皓然生动地为参观者讲解着。

杨皓然为市民讲解。

拿到一份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的标准解说词之后,杨皓然会在保证内容准确、科学的基础上,从市民的角度进行“再加工”,既要保证知识性,又要具有趣味性。“我通过钢结构博物馆讲解的志愿经历,很好学习到了钢结构建筑领域的知识,同时服务了广大市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投身到‘铁骨·筑诚’青年志愿服务中来。”

在团深圳市委副书记张天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共同见证下,“铁骨·筑诚”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揭牌。

据介绍,“铁骨·筑诚”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是由中建科工集团深圳公司和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共同打造的党建品牌、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双方以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为平台,组织青年志愿者面向广大市民开展钢结构建筑、绿色建筑科普讲解服务,提升青年专业认知,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教兴国战略、服务“双碳”战略。

志愿者们接受“岗前培训”。

志愿者们的“红马甲”活跃在台前幕后。他们用细致的讲解、温暖的服务,带领深圳市民在与文物的跨时空对话中,开启了一场“钢结构”的奇妙旅程。

中建科工“铁骨·筑诚”青年志愿者服务负责人赵刚军。

中建科工“铁骨·筑诚”青年志愿者服务负责人赵刚军认为,“‘铁骨·筑诚’青年志愿服务让志愿者们以‘沉浸式’体验投身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市民感受钢结构建筑魅力的同时,增强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赵刚军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吸纳更多优秀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在这里,他们可以用自身行动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用深圳青年的声音让钢结构建筑的美被更多人听见、了解和热爱。更可以让‘志愿者之城’熠熠生辉,让志愿精神传承下去。”

据悉,自“铁骨·筑诚”青年志愿者服务启动以来,已累计服务市民1404人次、服务时长达到480小时。

(图片由中建科工集团提供)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杨家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