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潘毅院士:深圳科创能力比肩硅谷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2023-11-17 22:14

在高交会上,潘毅院士是一名非常忙碌的嘉宾,仅仅在16日上午,他就在两个论坛上发表了两场演讲。潘毅是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来深圳工作之前,他长期在美国高校的计算机系任教,潘毅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研究。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时,他表示非常看好深圳的未来,并称赞“深圳的创新能力比肩硅谷。”

开启交叉型学科做别人不愿做的研究

深圳特区报:你一直是计算机方面的权威专家,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转向了生物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研究?

潘毅: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当时我在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任计算机系主任,这个系并不大,当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把计算机系做大,怎么把研究做出特色。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个方法超车,就是做别人不太愿意做的,开启一个交叉型的学科研究,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来进行生物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研究。后来在我的带领下学校的这些研究达到了世界顶尖的水平。

深圳特区报:让计算机系的教授投入他们并不熟悉的领域,这并不容易?

潘毅:为了计算机系的荣誉和发展,一定要这么做,但难度相当大。让人来做比较陌生的事情,人一般是不愿意的。另外,跨专业也是件很辛苦的事。一开始怎么做呢?我们设立了一些新项目,给参与的教授资金,激励他们展开交叉研究,来研究生物算法,研究数据库。教授们慢慢进来,一个研究团队就组建起来了。

深圳特区报:目前对于AI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也有争议,一些教授认为,AI的建议可能出错,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你怎么看?

潘毅:我讲到一个案例,美国一个4岁的孩子得了怪病17个医生都没有找出原因,但是ChatGTP找出来了,因为大语言模型提供了一些与这17个医生不同的解释。你不要完全依赖AI给出的建议,你要验证,但AI给你的提示,有可能是你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另外,医生在做手术时也可以通过AI进行细节上的比对,找出一些病变的特征,从而辅助医生更精准地实施手术。

深圳特区报:如果我们需要更精准的AI建议,是否先要在算力上有一个精准的标准,依据这个标准来采集信息?

潘毅:在算法的设计上面,做生物信息研究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现有的算法去发现新的规律,算法是已设计好的。另一种是把生物信息里的问题抽象出来,去改进算法或产生新的算法。通过改进的算法或新的算法来产生结果,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其实,有时候精确的标准是很难找到的。研究时也只能是按照现在掌握的知识、标记和数学来进行,当然肯定也有杂音。

通过直观生动场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深圳特区报:你现在来到深圳理工大学工作,前一阵你还受聘为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科学副校长,对于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你有什么建议?

潘毅:我觉得要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另外需要很多直观和生动的教学场景。如果你只是对孩子灌输理论知识,他们可能会觉得枯燥,不愿意学。刚开始学生接触计算机,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中学生来说,你可以让学生们做一个编程机器人。通过孩子们的控制,让机器人往前后左右走,他会觉得很好奇,还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学生们的兴趣自然就来了。要增加学生们的兴趣,一定要有生动表现的场景,让学生去感觉很有意思。

深圳特区报:你现也投身于深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你怎么看待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

潘毅: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强,我觉得可以比肩硅谷。深圳有着非常好的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有许多非常有研究能力的大学,在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深圳还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的企业,中国的许多个第一都是从深圳诞生的。我非常看好深圳的未来。

【人物简介】

潘毅,1960年5月出生于江苏吴江,生物信息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潘毅长期从事计算机与生物信息领域的交叉研究,入选全球前2%杰出科学家榜单和世界顶尖1000名计算机科学家榜单。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