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五届高交会上,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共聚第八届人工智能领袖大会,围绕AIGC、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赋能下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教育、公共服务、数字媒体等重点应用场景以及前沿技术,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展现各具特色的开放场景,推进全时全域的场景应用,构建创新活跃、应用丰富的人工智能行业生态。
人工智能取胜需具备哪六个要素?在深圳理工大学(筹)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潘毅看来,大数据、强算力、优算法、赋知识、可解释、低能耗是人工智能取胜的六驾马车。其中,赋知识、可解释、低能耗是实现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要素。
“面向开放环境的计算机视觉感知有场景不受控制、类别不可控制、数据模态多样的问题,可通过利用已有带标注的数据集、构建开放环境仿真平台、基于AIGC的数据生成,增强算法自适应能力,使得算法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稳健发挥。”深圳天海宸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段立新强调,在开放物理环境下,通过大语言模型代理机制,联动视觉大模型以增强对物理环境的理解,形成高质量数据筛选和模型迭代的正向循环。
“随着不断攻克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激光雷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继续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深圳煜炜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鹏将目光聚焦于两个引领未来的技术——激光雷达和人工智能。他说,当激光雷达与人工智能实现交叉应用,前者的精准测量能力和后者的数据分析能力的结合将开启在自动驾驶领域、智能制造业等多领域实现无限可能。“我们期待着这样一个未来,机器不仅能够看到世界,还能够理解世界,最终以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方式服务于人类。”他展望道。
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信息和支持。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院长孟祥宝表示,智能农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精准化和高效化。他还通过分享“数+云+端”创新应用模式,以及数字化农业应用典型案例,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现代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