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组图片在网络上广传,其中一张图片显示,两辆货车满载拆卸下的霓虹灯招牌行驶在香港街头。发出此图片的网民声称,香港会将屹立了半个多世纪的霓虹灯招牌统统拆掉。
经记者查证,这张图片不是真实照片,而是香港一位摄影师兼平面设计师通过PS创作的作品。而所谓言论更是子虚乌有,香港特区政府屋宇署(以下简称:屋宇署)也向记者证实,署方从没有针对霓虹灯招牌采取大规模执法行动。
而引起这一舆论注目的,是几天前香港庙街最经典的转角地标“美都餐室”霓虹灯招牌正式熄灯卸下,引起大众关注及感怀。
为何要拆卸霓虹灯招牌?
屋宇署答复记者问询表示:特区政府一直重视招牌安全,并以“风险为本”为原则,多管齐下处理违例、危险或弃置招牌。对生命财产明显构成威胁的招牌,屋宇署会采取执法行动即时取缔,亦会优先执法取缔正在建造或新竖设的违例招牌。针对大量现存违例招牌,屋宇署会每年拣选若干存在较多违例招牌的繁忙街道路段进行“目标街道大规模行动”,就违例、危险及弃置招牌进行全面的清拆行动。此外,屋宇署亦会针对公众构成较大风险的大型违例招牌展开大规模行动。
一言蔽之,答案是为了安全。避免年久失修的霓虹灯招牌某日从天而降,酿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图源:图虫创意
根据屋宇署的记录,屋宇署人员曾到九龙庙街63号视察,发现一个附建于该楼宇面向众坊街1字楼至3字楼外墙的现存违例招牌,其主要字眼为“美都餐室”。按照现行的执法政策,有关招牌属须予以取缔类别,署方遂透过“大型招牌大规模行动”于去年10月19日根据《建筑物条例》第24条向招牌拥有人发出清拆令,令其拆除有关招牌。其后,根据有关招牌拥有人委任的注册小型工程承建商呈交的工程展开通知书,有关拆卸工程已在今年11月展开,署方会继续跟进有关清拆令的遵办情况。
不过,同样考虑到社会对于霓虹灯招牌的情结,以及大部分现存招牌正由商户使用,并有助促进本地商业活动,屋宇署自2013年9月2日起开始实施“招牌检核计划”。
该计划容许规模较小、风险较低,并于检核计划实施当日之前已经竖设并符合相关小型工程项目技术规格的招牌,在经专业人士的检查、巩固及向屋宇署核证后,可继续保留使用,其后须每隔5年重新进行安全检核或将该等招牌拆除。
霓虹灯手工艺式微
霓虹灯招牌从城市的淡出,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外,亦与大多传统手工行业存在同样的困境:后继无人,不敌时代浪潮。
香港霓虹灯招牌师胡智楷成长于一个霓虹灯招牌遍地、璀璨繁华的时代,“从20世纪60、70年代起,香港的餐厅、戏院、银行、珠宝金行等,都会选择用霓虹灯做招牌,它们之间还会‘斗大’,一到晚上,街道成为一片灯海,成为当时香港的一大特色。”据胡智楷回忆,20世纪80、90年代,香港约有100多名霓虹灯手艺人,超过300间霓虹灯招牌制作公司。
但随着发光二极管(LED)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霓虹灯行业逐渐式微。入行30余年,胡智楷看着手艺人纷纷转行,如今仅剩约七八名,最年轻的也有40多岁。在特区政府政策推动下,至2014年,香港约有12万个不合规范的霓虹灯招牌接受屋宇署“违例招牌检核计划”被清拆。
一些店家和市民,或许出于情怀,会制作小型霓虹灯招牌摆放在店门口或家中,作为装饰。霓虹灯从室外走入室内,由主流走向边缘,最终缓慢地走进了城市历史。
今年4月,一部以完成亡夫遗愿制作霓虹灯招牌为主题的电影《灯火阑珊》在香港上映,胡智楷为几位主演担当技术指导,一步步教张艾嘉和任达华如何烤火、弯管、注入稀有气体,最后通电点亮灯管。后来看成片,胡智楷感慨万千。时势造就人,世代更迭亦决定着行业跌宕。
(原标题《“霓虹灯招牌统统拆掉”?香港特区政府回应》)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56
【图片动态】
00:34
深圳沙井叠水花园:自然之韵的静谧角落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叠水花园,有着一方充满生机的天地。画面中,碧水之上漂浮着片片睡莲,四周绿树环绕,花草繁茂,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尽显自然之美与宁静氛围,是人们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读特小记者#
泡酒
🇨🇳国庆假期第三天,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愿你的心情如阳光般灿烂,生活如诗般美好,心怀憧憬,逐梦前行,愿你在这金秋十月,与美好不期而遇,平安顺遂,幸福常伴,我爱深圳,有你圳好♥️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