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操进病房 呼吸康复“教练在南山这家医院”上线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段彬红
2023-11-13 19:1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10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病房大厅传来了节奏声, 10多名患者和家属在康复医学科治疗师的带领下正在做着团体呼吸操。

“1234 5678;2234 5678......”11月10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以下简称为“南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病房大厅传来了节奏声,10多名患者和家属在康复医学科治疗师的带领下正在做着团体呼吸操。据悉,这是南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与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联手打造的呼吸康复一体化项目——呼吸操在病房首次开练。

团体呼吸操训练现场

呼吸系统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部疾病会发生呼吸困难,限制患者的活动,活动减少后造成呼吸肌肉萎缩无力,呼吸功能会进一步恶化。

运动作为呼吸康复较为重要的一环,什么样的情况适合什么样的运动是具有针对性的,需要在专业的医生及治疗师指导建议下进行的。

呼吸操锻炼是呼吸康复中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是通过设计一些简单常见的动作结合呼吸进行的全身参与的呼吸康复运动训练。

据介绍,呼吸操锻炼动作简单易学,易于坚持,适合大众参与,不仅可用于有呼吸性疾病患者长期坚持锻炼,达到增强呼吸肌肉的活动、加强呼吸幅度、增大通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的效果,也可用于普通大众日常锻炼改善体质。

康复治疗师带领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

对于呼吸操的开展,南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陈济明主任表示,康复治疗作为疾病治疗的延续,在传统诊疗的基础上更全面地去管理病人,是现在及未来的必经之路。

“呼吸操既有利于呼吸疾病患者的康复,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日常锻炼和改善体质,我们积极推进呼吸操病房,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提早认识呼吸操的康复和预防作用,引领全民健康新风尚。”南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宋鲁平说。

南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将于每周二、五定期开展团体呼吸操活动,全院患者均可参与。下一步,该科室将还推进各种康复操进病房,帮助患者加快康复,提升患者的住院体验感。

哪些人群适合接受呼吸康复呢?

五类人群进行系统的呼吸康复治疗

宋鲁平介绍,所有伴随气促、咳嗽、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咳痰困难、慢阻肺(COPD\AECOPD)患者或经过药物治疗后,仍有功能下降(运动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影响等)的患者均需要进行系统的呼吸康复治疗。

具体包括以下五类人群:

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阻肺、间质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2、继发性呼吸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如神经肌肉疾病、胸壁疾病、脑卒中、高位脊髓损伤等导致的呼吸功能下降,运动神经元导致的呼吸肌力下降,脑卒中等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时咳嗽咳痰症状加重;

3、呼吸衰竭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前后;

4、胸腹部手术患者: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

5、新冠后遗症人群:新冠后遗症导致的易疲劳、运动耐力下降、呼吸短促等。

呼吸操训练都要注意哪些呢?

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1.呼吸操不是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呼吸操训练以自己身体适应为宜,切忌超出自身身体素质增强训练强度及增加频次,尤其是肺功能较差的老人,不要急于求成,贵在坚持,每天练习1-2次即可。

2.要坚持做呼吸训练操。长期慢性病人一定要坚持做,这样才能对自身肺功能得到很大改善,不要因为自己身体素质差,拒绝做呼吸训练操。

3.呼吸操不具备针对性。呼吸操动作设计简单普适,如需针对性的制定运动计划,建议康复医学科就诊,请专业的康复医师及治疗师评估后,开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及建议。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段彬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