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买海鱼红烧后半夜发绿光,啥情况?专家提醒→

读特客户端 综合
2023-11-13 08:16
收录于专题:热点关注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日,一浙江网友拍到家里吃剩的红烧鱼在半夜发出绿色的荧光,手碰到也会沾上荧光。有网友科普称,是沾染了发光细菌。

红烧海鱼会发绿光?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近日,一浙江网友拍到家里吃剩的红烧鱼在半夜发出绿色的荧光,手碰到也会沾上荧光。有网友科普称,是沾染了发光细菌。据上游新闻报道,11月12日,发帖人告诉记者,发光的鱼是自己妈妈在宁波一处码头购买的海鱼。知名水产科普博主解释,应该是鱼做好之后没有注意保存,感染了发光细菌,虽然无害,但不建议食用。

浙江网友发图称红烧鱼发出荧光。受访者供图

红烧鱼在黑夜发荧光?

“都做成红烧鱼了,为什么鱼肉会在黑夜泛着荧光?”12日,浙江宁波网友“美美”告诉记者,自己的妈妈在奉化一处码头购买了几条海鱼,“宁波土话叫‘白果子’,拿回来做了红烧鱼。”记者查询到,白果子就是白姑鱼,鲈形目石首鱼科白姑鱼属鱼类,是海洋经济鱼类之一。

没想到当天半夜,“美美”发现,饭桌上没吃完的白姑鱼竟然在黑暗中散发着绿色的荧光,“这还能吃吗?用手碰了,手上也粘上荧光。谁来科学的解释一下啊!睡不着了!”

“美美”告诉记者:“后来剩下的鱼就没继续吃了,拿来喂了野猫,还剩了几条,我妈妈还想再烧一次看看会不会发光。”

科普博主:可能是被发光细菌感染了

近日,“美美”把发光的红烧鱼的照片发到网上,也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可能海鱼是被发光细菌感染了,也有网友认为可能是剩菜在冰箱里感染了其他生肉的发光菌。

12日,记者咨询了水产科普博主@闪光鱵 罗腾达,他表示,发光和鱼的种类没有关系,“高温下发光菌不能存活,应该是做好之后没有注意保存,感染了发光细菌。”“美美”也表示,没吃完的鱼因为放不下了并没有放冰箱,可能是筷子或者家里小朋友摸来摸去感染到的发光菌。

网友家中购买的白姑鱼。受访者供图

专家:发光细菌本身无毒 但不建议食用

据专家介绍,能进行生物发光的细菌称为发光细菌,它们绝大多数是海生细菌,海洋发光细菌可以共生在鱿鱼和硬骨鱼类的身上,目前已经发现5属20多种。

此前,国内媒体也曾报道了发现生猪肉发蓝光的案例,经过当地检疫部门的检测,确认为发光细菌——荧光假单胞菌所致,应该是在流通环节感染,发光菌本身无毒,吃了对人体无碍,但碰到发光的猪肉,建议市民最好不要食用。专家也提醒,食材发光现象并不能排除另外的可能性,如食材处理时混入磷等发光物等,也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发光食品,可以交给相关部门检测,请不要食用。

另外也有科普博主称,红烧后的鱼发光了,意味着存在活的发光菌——既然发光菌熬不过烹饪加热,那就是说做熟后才沾染上的。也就是说,可能存在“生熟不分”的情况,这是应该避免的厨房操作

切菜生熟不分的后果是,生鲜食物上附着的大量细菌和寄生虫都沾到了菜板和菜刀上。如果不彻底清洗菜板和菜刀的话,这些细菌和寄生虫又会趁机跑到熟食上去。

大多数生肉、蔬菜里都含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耶尔森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如果不小心吃进肚里,轻则上吐下泻、发热乏力,重则导致肠道炎症、细菌性痢疾!

一档健康类节目做过一个关于菜板的简单实验,一块新的菜板在切完肉以后,仅需 1 个小时就能产生每平方厘米 82 毫克的细菌!

不少机构对使用 3 个月以上的菜板也做过检测,结果显示,没有经过彻底清洁的菜板,上面藏匿的细菌比马桶盖的还多。

建议:生熟食物分开切

厨房里备上两块菜板,将生熟食物分开切。可以用洗洁精和刷子清洁菜板表面、缝隙,这一步能够有效去除菜板上的食物残渣和油垢。

定期在菜板表面撒盐搓洗。高浓度的盐能使细菌失水而死,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菜板干裂,延长菜板的使用寿命。

(综合来源:上游新闻、科普中国)

见习编辑 薛锦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 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