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资管子公司获批 推动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小步快跑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2023-11-11 18: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财富管理已成为深圳金融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深圳也一直以来对财富管理的发展高度重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优势。

11月11日,记者获悉国信证券资管子公司正式获中国证监会批准从事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国信资管和母公司国信证券注册地均在深圳市,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达1500亿元,将推动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小步快跑。据悉,深圳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已占全国约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财富管理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财富管理已成为深圳金融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深圳也一直以来对财富管理的发展高度重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优势。

深圳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体量不断壮大。截至2022年底,深圳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26.6万亿元,占全国约五分之一。头部机构优势突出,全国最大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均位于深圳;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3家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达5万亿,5家公募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入围“2023全球资管500强”榜单,数量及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深圳财富管理氛围“流光溢彩”。招商银行拥有全国最大的私人银行,平安银行也紧随“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之后,是私人银行规模第二大的股份制银行。深圳2家理财子公司获批“养老理财”业务试点资格,规模占全国比重达40%。深圳私募创投氛围活跃,每月举办的“深圳创投日”活动已累计吸引超5500家次创投机构参与,实现规模超1130亿元的重大基金签约落地。“深圳创投日”已成为基金和项目对接的重要平台。

深圳跨境投资日趋便利。近年来,“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顺利落地,“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超71万亿元。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试点不断深入,已累计吸引近500亿元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股权市场,跨境双向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表示,深圳在《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要“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继之,《关于加快建设深圳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于今年1月印发。福田、罗湖、前海等区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深圳正着力打造要素集聚、业态齐备、开放融合的现代化财富管理生态圈。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