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筑梦!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深圳特区报
2023-11-09 07: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位在深圳追梦圆梦的人才代表,围绕“创想·创新·创造 追梦·筑梦·圆梦”主题发表精彩的沉浸式主题演讲,彰显了深圳广聚天下英才的开放姿态和宽广胸怀,以及深圳人才在人生道路上“追梦、筑梦、圆梦”的拼搏奋斗精神。

编者按

11月8日上午,“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7位在深圳追梦圆梦的人才代表,围绕“创想·创新·创造 追梦·筑梦·圆梦”主题发表精彩的沉浸式主题演讲,彰显了深圳广聚天下英才的开放姿态和宽广胸怀,以及深圳人才在人生道路上“追梦、筑梦、圆梦”的拼搏奋斗精神。

颜宁跨界作“主持”:在深圳脚踏实地筑梦逐梦

▲11月8日,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图为颜宁对话主讲嘉宾朱健康。

去年,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的嘉宾主持沈向洋问作为嘉宾参加论坛的颜宁“还有什么梦想”,颜宁笑称,想当一名主持人。

今年,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担任嘉宾主持。她从沈向洋手中接过“接力棒”,实现了这个小梦想。

“去年此时,我作为一个初来者,带着归去来兮的感慨和无限的好奇来观察深圳。现在,我作为一个新深圳人,在这里脚踏实地筑梦、逐梦。”作为嘉宾主持再度登上人才论坛,颜宁说,在深圳这一年,她充分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无与伦比的速度、活力以及效率。

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是颜宁更大的一个梦想。上周,深圳医学科学院举行了SMART Symposium,通过这场学术活动庆祝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去筹。颜宁在本届人才论坛上诚邀天下英才加盟SMART,共同实现建造生物医药的深圳、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这一梦想,“让我们一起梦想成真,也请大家来体验一下我们正在全力打造的人才无忧的环境。”(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点击查看全文>>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做科研不能只为发论文 必须解决真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

在2023年度遗传学领域最佳科学家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教授名列中国第1位。11月8日,他站上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舞台中央,分享自己做科研几十年来不变的初心——“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吃饱饭”。

朱健康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吃不饱饭,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填饱肚子。朴素的梦想一直延续至今,作为逆境植物学家,朱健康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庄稼在盐碱地和干旱的荒漠里能生长、丰收。如今,朱健康带领的团队开辟了一个逆境生物学的新领域,发现了植物抗旱耐盐基因的分子机制,搭建了抗旱耐盐分子遗传学领域的大框架,走在了世界前列。(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点击查看全文>>

深圳技师学院教师、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金牌得主陈新源、罗凯:坚守热爱追求卓越 点亮技能青年圆梦之路

“实现梦想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还是战胜对手?”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两位来自深圳技师学院的“00后”教师发表演讲,成为论坛最年轻的演讲者。陈新源和罗凯通过对话辩论的方式,讲述了2022年在世界技能大赛舞台上一路“过关斩将”,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了中国在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云计算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的动人故事。如今,从学生转型为老师,他们希望坚守热爱,追求卓越,“用点点微光点亮更多技能青年梦想,为实现世赛更大突破持续奋斗”。(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点击查看全文>>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讲席教授付朗兹·拉普茨:不要害怕弄脏双手,实现你的想法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讲席教授Franz Raps(付朗兹·拉普茨)

“创新是进步和增长的核心。”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讲席教授Franz Raps(付朗兹·拉普茨)说,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和创新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可以说创新创造了财富。

那么如何创新?付朗兹·拉普茨提出了4个步骤:识别问题并界定问题,思考解决方法,探索解决方案,并执行想法。只不过,即便这样也有90%的可能会失败,“因为几乎不可能第一次就成功,最重要的是永不言弃、不断尝试,最终便会取得成功。”(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点击查看全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人才是深圳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创新其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分享了他关于创新的思考。“创新的文化需要多种文化交融的氛围。现在深圳就有这样的氛围,我觉得全世界可能有这样氛围的地方很少。”

在徐扬生看来,深圳的创新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独特的。“深圳是个移民城市,世界各个地方的人都到了深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在一起创造了这种创新的文化。”与此同时,深圳完备的科技创新产业链也把处于不同产业环节和背景的人连接在一起。“这就为人才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徐扬生表示。(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点击查看全文>>

论坛首次邀请“非人类嘉宾”

“大家好!我是The Innovation,有幸成为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史上首位非人类嘉宾。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来到这座创新之城。”记者在论坛现场惊喜地发现,一位虚拟角色“The Innovation”正在进行现场演讲。

“The Innovation”其实是由一群年轻的科学家与细胞出版社于2020年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Nature(英国)和Science(美国),论文作者来自全球55个国家,已被136个国家作者引用。“我因科学而生,为创新而变,尽力把科学的美与大家分享,与科学家一起与时间竞速,更快触达自然的真相,根据需求化身为不同形态,助力科技的传播与应用。”“The Innovation”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自我介绍”。(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点击查看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环境之于人才好比种子之于土壤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

最近,一项由华为团队在《自然》正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利用自主研发的盘古气象大模型预测天气变化,相较于传统数值预报,该预测不仅大大提高了准确性,更在速度上提高了一万倍。实现这项重大突破的第一作者,是一位年仅23岁、2020年刚从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毕业的本科生——毕恺峰。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在论坛上分享故事的主人公。

郑泉水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的创办首席教授,毕恺峰2016年进入“钱班”。但到了大三末尾,毕恺峰在学业上的表现不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有三分之一的学分没有修完,被迫退出“钱班”。(深圳特区报记者 宁若鸿)点击查看全文>>

奈雪的茶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彭心:做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奈雪的茶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彭心

“如果不是在深圳,可能我的梦想、我的创业之路会走得更艰难。因为在深圳,我们有非常好的年轻消费者很愿意尝试我们的品牌和产品,也有非常开明的商业资源可以让我们发挥创意。”奈雪的茶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彭心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分享了她在深圳奋斗、创业的故事。

“我们在广场上不停地给人试喝,终于找到了第一个爆款产品‘霸气橙子’。”回忆创业之初,彭心说,“霸气橙子”之所以广受好评,关键在于它的茉莉花茶茶底。(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点击查看全文>>

(图片均为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