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育才建校40年暨集团成立20年庆祝活动传递了什么?

深圳特区报 首席记者 李丽
2023-11-05 22:44
摘要

1983-2023,四十载,育才逐梦。

1983-2023,四十载,育才逐梦。

大榕树下,牵挂石畔,岁月以厚重的笔触,藉由深圳育才,拓印出特区教育发展的恢宏长卷。翻开“育才”这本书,这里震彻着改革开放开山炮响的时代回响,传承着鹏城“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创新,还留下数以万计育才人闳放求真的躬耕身影。

“无论我们怎么穷,也要把学校办成一流的!”中国改革先锋、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创始人、深圳育才学校创办人袁庚先生的嘱托犹然在耳。

在蛇口招商局集团关怀下,在南山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在市、区教育局带领下,育才1983年建校,2003年组建国内第一家全学段基础教育公办集团,从育才学校、育才集团再到跨区域联盟,从最初只有460名学生的育才学校,到拥有11所成员校、19637名学生、1621名教职工的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人从未停下逐梦的脚步,蛇口育才也从未停止蝶变传奇。

南山区委书记、区长黄湘岳一直对育才寄予厚望,他强调: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强国使命,我们要无比珍惜时代赋予的机会,始终保持一颗朝气蓬勃、质朴纯洁的初心。将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汇聚到“强国有我”的时代洪流中,以无悔的奋斗书写新时代的华章。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希望育才勇攀高峰、砥砺前行,朝着卓立于大湾区的中国标杆名校迈进。

近半个月以来,育才相继发布校庆主题、标识、口号、主题曲,举行育才中学新校史馆开馆暨新书发布仪式、校友开放日、育才集团教学开放周,以及“育人方式变革与学生创新成长——2023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直至11月3日晚“逐梦四十载,育才向未来——深圳市育才学校建校40周年暨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成立20周年素质教育成果展演”拉开帷幕,同样是在南山风华大剧院,电影《花季·雨季》首映式上雷鸣般的掌声,横亘岁月与此刻幸福的掌声融为一体,融化为“育才人”继往开来的豪迈和底气。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姚晓岚认为,于育才而言,这不止是一系列庆祝活动,而是在凝练育才智慧、打造育才样本、梳理育才路径,是对育才精神图谱、品质传承的初心守望,是育才人“凝人心聚人气”、汲取智慧、传播品牌的价值求索,是育才教研深扎教育变革、引领“双新”改革的实验场域,是展示名师风采和学生素质教育丰硕成果的高光舞台。每一场活动、每一次相聚,时时刻刻处处都指向“育才之路”。

育才精神:蛇口基因育才表达

“什么是‘蛇口基因’?其核心就是打破思想禁锢、大胆创新实践,就是‘敢为天下先’的文化理念。”校庆之际,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铁峰点赞育才:可以说,内在的蛇口基因催化和推动了育才学校的成长,育才学校也以其先进办学理念,优良校风、学风,过硬办学质量及成果,提升了片区教育水准,提振了蛇口区域文化形象,堪为当代教育创新的标杆、深圳特区教育史上的传奇。

草创之初,深圳育才便以超前的教育理念、充满激情的创业氛围、以人为本的教育襟怀,吸纳了一批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快速构建起“深圳教育人才高地”,也汇聚成育才独有的教育文化与育人模式,焕发出“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放包容的大气、自信优雅的底气”这一独特文化气质。

深圳育才一出生便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最先发起“手拉手”希望工程倡议的学校、最早开设“课程超市”的课改实验学校、最早开设“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借助2021校园再次升级、2022南山“百校焕新”之机,育才以校为馆,梳理学校文化,让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都能诉说育才故事。焕然一新的育才中学新校史馆,更集中展现了育才的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成为连接育才师生与广大校友的精神纽带。

10月25日开馆仪式上,《育才中学校史(1983-2023)》《芳华——大榕树下的教育故事》两部新书也同步发布。《校史》囊括了育才中学迄今40年的完整办学历程;《芳华》则收录了40位在育才发展不同时期的退休领导及教职员工所讲述的“育才故事”。同时刊印的育才画册《跨越》《媒体眼中的育才》和文集《行知——育才故事》,更以“第三只眼”提炼育才精神动力与发展内核,成为客观生动的育才品牌画像。

蛇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龚振说,回顾是为了总结、梳理,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续写新的历史篇章。校史新馆、两部新作、画册文集,既是全面而珍贵的历史档案、鲜活生动的育才记忆,更承载着无数人青春的荣誉和责任,四十载“育才情”藏在每一个字里,寄情于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这是育才代代相传的精神,也是育才生生不息的伟力。

育才理念:好生态就是好教育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庆祝大会上,蛇口育才学校首任校长陈难先、育才集团首任校长曹衍清被授予“育才功勋人物”。另外,集团5个团队和2位教师获颁“育才年度特殊贡献奖”,23位教师荣获“育才30年奉献奖”。

荣誉时刻,育才人问自己,“40年不变的初心是什么?”——是始终坚守“育人为本,素质第一”的教育初心,用寻常铸就伟大,以热爱演绎传奇。

“育才”的发展校如其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把“为谁培养人”放在首位。如果说,陈难先提出的“培养与资本主义打交道的人”,曹衍清主张的“不求人人成为精英,但求人人走向成功”,在育才关键节点上回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呵护每棵树苗生长”的生态教育理念,则在新时代给出了“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育才答案”。

“好学校应该像森林一样有健康的生态。”2021年姚晓岚出任育才集团新一任“掌门人”,在他看来“好生态就是好教育”。结合育才办学历史与实际,他带领育才开启新阶段的“生态教育”新模式,构建崭新的育人方式、课程资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作为集团“龙头学校”,育才中学先后入选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深圳市示范校、广东省示范校,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通过重构育人方式,不断在凸显校本特色和创新育人模式两个领域展开实践,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卓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标杆名校。

与此同时,在生态教育理念指引下,育才集团各成员校通过构建核心素养下的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出各具特色的育才“课程建设生态圈”。育才一小“生动课堂”、育才二小“智慧课堂”、育才三小“国际理解教育”、育才四小“绿色教育”、育才中学 “三动课堂”、育才二中“慧学课堂”、育才三中“和谐课堂”、龙珠学校“衔接课程”、太子湾学校“双度课堂”等各具特色,在各自领域内收获了丰硕成果。另外,作为育才集团今秋新成员,育才实验学校在筹建之初就启动“育才树”课程,整体撬动“双新”课改实验;育才山海学校积极倡导“学习就是天地、山海即为课堂”的“生态课堂”。

每一座育才校园都独树一帜、和而不同,孕育出一片人才培养的“生态雨林”。

育才传承:每一位学子都是财富

“人生大舞台,家国的情怀,难解难分青春的爱,红烛亦无悔,光耀云天外,育才成林为你齐喝彩……”建校之初,书法家舒同题字“育才成林”,希冀育才莘莘学子茁壮成长、蔚然成林,也祝愿育才文化像森林一样涵养学生。这幅字也化作40年校庆主题歌《育才成林》,致敬携手逐梦的育才人。

恰如歌中所赞,40年来数十万学子从蛇口育才走向海内外,累计逾8700名毕业生进入清华、北大、哈佛、剑桥等海内外高等学府。育才人认为,每一位育才学子都是宝贵财富,凝聚校友、教职工,就是在凝人心、聚人气,就是在链接历史与当下、牵手过去与未来、实现传承与创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嘉,自幼随父母来到蛇口,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学在育才。“从中小学到本硕博,直到中科先进院做研究员,我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这是母校赋予我的品格,她为每个人都种下了不甘平庸、踏实奋斗的种子。如今,女儿也入读了育才二小,这是我的育才情结,更是对育才理念的认可和期待。”

房继珍与刘嘉有着相同的育才学习经历,只不过,她是育才校友也是育才教师,在育才学习、工作累计达37年。她笑着回忆,“在育才从教30年的陈晓华曾是我的语文老师,他徒手在黑板上画战国七雄版图的样子帅炸了,最喜欢和他一起在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记得夏献平老师抓了只鸽子进课堂,讲鸟类特征,如今,他也在育才从教29年了……是老师们的专业精神和创新教学,让我也变成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从学生时代起,我就立志回到育才,成为和他们一样的好老师。”

“深圳湾畔,南山脚边,有我们美丽的校园,父母的青春在蛇口闪光,我们的脚步把前辈追赶……”1986年军旅艺术家邬大为为育才创作校歌《肩负起新时代的明天》,歌声历久弥新,唱出了育才人初心无悔、火种代代相传的传承和坚守。

10月29日校友开放日活动,育才中学、育才一小迎来数千名“回家”的校友和退休老教职工,他们追忆今昔巨变、感受校园新貌、重温青葱年华,参与“手拉手”义卖、“穿越时空长廊”快闪、“梦开始的地方”游园打卡集章……秒回“我与育才共成长”的温馨时光。欣逢盛事,校友们一拍即合,线上线下逾3000名校友正式创建“育才中学全球校友会”。是夜,华灯初上,一场科技灵动的无人机灯光秀上演,让“育才人”的目光看向无限精彩的发展育才、人文育才、幸福育才。

育才品质:赋力赋能向光而行

这场育才校庆,不仅仅是育才人的校庆。值此育才校庆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育才学校联谊会学校、深圳市内外兄弟学校(教育集团)发来数十封贺信,与育才共庆此刻——育才人说:这是全国教育同行对“育才品质”的信任和褒奖,更是对育才未来发展的期许,唯有踔厉奋发,方能不辱使命。

展望下一个40年,深圳育才提出要以“双新”示范校和育才中学新校区、育才实验学校、育才山海学校“三箭齐发”为契机,走出蛇口、走向深圳,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育才之路”

姚晓岚主张,要以生态化的共建思路,建设“集团育才”新样态,从引领、协同、规范、服务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建设,以规范的制度为管理赋权,以创新的理念为成长赋才,以优化的生态为教育赋能,在实现成员校量质双升的同时,建构集团发展崭新局面。

育才老校长乔树德在80年代就提出“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的理想,育才在发展新阶段依然保持着“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的发展品质,每一位育才人、每一所育才学校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适应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凝聚智慧、构建标准、培养人才的平台之一,继10月中旬推出“广东省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建设研讨交流活动”后,23-27日育才集团又以校庆为契机,在各成员校推出“集团教学开放周”,以主题化教研与联合化教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16场交互式“同课异构”与专家点评,打通集团校际及与兄弟学校的互联互通,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科素养、共享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育才先后与陕西西乡县木竹坝中心小学,云南双柏县哈尼彝族力丫育才小学,广西德保高中、资源中学及田阳中学,贵州罗甸二中、新巴中学及威宁育才学校等众多学校结对帮扶,共融共建;新疆喀什、广东河源、广西龙胜等地也有育才人支教帮扶的身影……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育才人恪守担当,无私贡献着来自深圳的“育才力量”。

同特区共命运,与时代共发展,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龚振说,育才要继续传承开放、包容的气度与胸襟,用好改革、创新的“传家宝”, 建设卓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标杆名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家栋梁之才,勇当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先行示范者,为南山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承担“育才使命”,为“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建设”提供“育才范例”,为国家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索“育才路径”,为全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育才力量”。

姚晓岚说,“育才是改革创新之育才、海纳百川之育才、追求卓越之育才,亦是国家之育才、世界之育才、时代之育才。立足建校40年,我们强烈意识到,必须站在世界坐标和时代经纬上锚定新定位、勇担新使命,以更大的勇气与魄力‘再造一个新育才’。”

正如新生代国学专家唐立新教授在《育才赋》中,对这所特区名校的殷殷期待:“今有育才,在深之西。继武前贤,爰授新知。踔厉奋发,闳放求真。初心如始,砥砺不已。鸿猷既定,丕构在望。吾睹伟业,援笔成章。赞曰:熠熠名校,磊磊栋梁。纯纯穆穆,赫赫煌煌。有文有质,式赓式扬,为国为民,兴教兴邦!”

学校供图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

(作者:首席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