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第十五届中国杯帆船赛第二比赛日结束,参赛选手陆续回到码头上岸。这时,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2012年伦敦奥运会帆船激光雷迪尔级冠军徐莉佳、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帆板RS:X级亚军、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帆船帆板女子激光雷迪尔级亚军张东霜……
经过十多年积累与沉淀,中国杯帆船赛已经成为一个星光熠熠的舞台,徐莉佳、陈佩娜、张东霜等亚运级、奥运级选手加入让比赛充满看点,为她们与中国杯的故事添上了精彩的一页。
中国航海人心中的No.1
11月3日中国杯场地赛开赛。当天上午,徐莉佳兴奋地在微博分享参加中国杯的感受:我作为大帆船新手第一次掌舵J80龙骨船,浪起来的感觉真好。本届赛事,徐莉佳以逸动科技帆船队船长身份出战。其实,这不是徐莉佳第一次参加“中国杯”,以往她曾参与博纳多First40.7、FAREAST23R等组别比赛。
谈及重返中国杯,徐莉佳笑道:“我一直很喜欢中国杯,这项赛事是很多国内航海人心中的No.1,每年不可错过的一场盛会。我很想每年都来参赛,但是前几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行。今年中国杯比赛的时间段我正好在国内,于是就到处问身边的朋友,正好就有机会加入了逸动科技队。”
尽管曾经是夺得奥运会冠军,但徐莉佳认为自己在帆船方面还需要大量学习。回到赛事村后,她总会拉着不同船队的队员,询问驾驶帆船的技巧,比如扬帆时如何调整、调整帆的角度应如何判断等。她说:“这是我第一次驾驶J80帆船,抱着一种学习态度来的。航海人很乐于分享,所以我经常与队友探讨,也会向同组的团队请教,让自己的经验更丰富,未来面对不同的赛事也会更得心应手。”
到目前为止,徐莉佳与队友们在赛场上发挥不错,在争冠行列中。她心中还有一个小小心愿:“陈佩娜和张东霜都在FAREAST28R组,其实我挺期待未来有机会能跟她们在同一个组别较量的。好在我们这次是在同一个赛区,一起出发,在海上能遇上,算是弥补了小小的遗憾。”
与更多人分享交流帆船经验
徐莉佳返回码头的时候,在廊桥的另一端,陈佩娜率领的PeinaWonsea女子帆船队以及张东霜带领的船承航海队也回到了港口。今年3月第十四届中国杯帆船赛上,陈佩娜和张东霜以队友身份一起出战,而现在两人分别率领不同的船队扬帆大亚湾,FAREAST28R组的观赏性提升了不少。
9个月后再次来到中国杯赛场,陈佩娜说这次更热闹了:“国外的选手多了,对手实力也更强了,这次比赛真的很激烈。”张东霜也表示:“这次比赛感觉更隆重了,在这里见到了很多老朋友,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两天场地赛结束后,陈佩娜与张东霜的船队咬得很紧,PeinaWonsea女子帆船队暂时领先。对于两支船队的较量,张东霜说:“我们是刚组成的队伍,一方面是以竞争对手的状态面对她们,另一方面也是抱着学习心态较量。现在越来越多专业选手参与中国杯,说明了这项赛事的普及程度非常高,赛事运营也做得很好,很多人都想加入这个大家庭。”
陈佩娜认为,专业选手参与中国杯不仅仅是为了拿到好成绩,也是为了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航海经验。“对我们来说,参加大帆船运动可以把之前的经验重新应用起来,与更多航海人交流,同时对于像我这样的退役运动员来说,参与大帆船运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陈佩娜还希望通过多参与帆船运动推动女子帆船发展,为深圳培养更多帆船运动人才。
海洋环境保护离我们不遥远
中国杯不只是竞技赛场,也是传播海洋文化、呼吁大众关注海洋环境的大舞台。本届赛事,“中国杯”就携手蓝丝带联合开启鲸豚保护公益活动。对此,徐莉佳、陈佩娜、张东霜也深有感触。
徐莉佳在逛赛事村的时候看到了中国杯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努力。“一些口号、小知识随处可见,让大家去了解现在的海洋环境。其实我们在比赛的时候,会时不时看到海豚,看到它们的时候,心里像融化了一样,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特别开心。但有时候难免会看到一些死去的海洋生物,也会让我们心疼。作为航海人,我们是自然而然会想保护海洋环境的,所以我很开心看到中国杯做的努力。希望通过赛事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海洋,一起加入进来,保护海洋生物。”
陈佩娜也表示,在世界各地比赛时会遇到海豚或鲨鱼宝宝等海洋生物:“比赛时我们也会遇到海豚,但我觉得应该尽量不去影响这些海洋动物的正常活动,让它们可以在自然环境里好好生活。”
张东霜认为,海洋保护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从自身来说,在海上比赛的时候会尽量把海上的垃圾捡起来,特别是看到塑料垃圾的时候,把它们带上岸做进一步分类处理,尽量不要给海洋带来影响。我觉得在中国杯这样的大平台宣传环境保护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多多学习和了解。”
(组委会供图)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