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秋季)线下展于11月4日在广州圆满落幕,线上平台常态化运行。本届广交会彰显中国外贸创新实力,参展企业在线上平台累计上传展品超275万件,其中新产品超70万件、智能产品约11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超43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约23万件。
本届广交会共举办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401场,还举办2023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颁奖仪式,给118家单位的141件创新精品颁奖。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层出不穷,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主流,创新创意产品深受青睐。从小而美的消费新品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从单纯代工到自有品牌出海,从销售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中国企业不断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
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广交会吸引全球采购商纷至沓来。截至11月3日,共有来自22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其中,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197,869人,比第133届增长53.4%,比疫情前的第126届增长6.4%。“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126,343人,占比63.9%,比第133届增长68.6%。
11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包括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匈牙利企业家与雇主协会、秘鲁中国商会、巴西中国商会、尼日利亚拉各斯工商会等。165家跨国头部企业组织买手参会,包括美国沃尔玛、英国特易购、德国Aldi、日本永旺等。线上参会境外采购商453,857人,较第133届广交会增长16.2%。境外采购商普遍认为,广交会是一个“宝藏平台”,在广交会上可以实现一站式采购,中国制造受到全球市场广泛欢迎。
记者了解到,本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广交会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品牌企业出口成交63.5亿美元,比第133届广交会增长7.8%,占出口成交总额的28.5%。其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交122.7亿美元,比第133届广交会增长2%。境外采购商除现场签单外,看工厂、看车间、看产能等后续预约不断,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对明年外贸出口的信心。
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众多行业标杆和国际知名品牌企业依托广交会进口展平台,集中展示智能制造、品质家居、休闲生活类等产品。日本展团首次参展的企业现场与中国企业签下价值可观的多个订单。土耳其作为本届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已积极响应下届参展邀约并认真筹备。
境外参展企业表示,广交会进口展为他们搭建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让他们共享广交会的“超级流量”,同时也结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为拓展全球市场带来新机遇。本届广交会线上平台累计访客数789万人,其中境外访客数660万人,占比84%。本届广交会还在3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61场“贸易之桥”贸促系列活动,并举办食品农产品进口促进、地方交易团经贸合作、企业推广等10多场优势特色产业和知名品牌推介会。
此外,本届广交会100%使用绿色电力,落实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入境人员提供“抵达前预受理、落地后免材料”等免签便利服务。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透露,第135届广交会将于2024年4月15日至5月5日举办。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