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平方公里!深圳“20+20”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为全市产业优化“添动能” | 聚焦2023深圳城市规划重点工作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2023-10-30 06:57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编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深圳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10月30日起,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联合相关职能局,在《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推出系列报道,聚焦2023年深圳城市规划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权威解读规划、全面呈现亮点、展望蓝图愿景。敬请垂注!

作为深圳市生物医药核心区,坪山区汇聚了逾1000家生物医药企业。图为深圳坪山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圳市战新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暨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简称“20+20”产业空间规划)为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产业群提供了坚实空间支撑。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将“20+20”产业空间规划的编制及方案深化,列入2023年重点工作,正加快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继2022年6月深圳市重磅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后,该局紧锣密鼓开展了“20+20”产业空间规划,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方案,组织市-区联动编制全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该规划指引已进入最后编制阶段,将确保今年内按程序完成报批。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正在崛起。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据了解,现有成果有两大看点:

一是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体系。“20+20”产业空间规划以“制造为基、园区引领,严守底线,集中连片,以人为本、产城融合,优化结构、盘活存量”为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统筹布局先进制造业空间和科技创新空间,系统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格局。

深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布局,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为依据,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衔接法定图则工业用地布局,结合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选址及可释放工业用地潜力分布等情况,局部深化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范围,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8个区布局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环节集中布局,总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园区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了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统筹科技创新园区布局,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空间格局,统筹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等教育校区等空间布局,衔接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科教城、会展海洋城等市、区重点片区规划,结合详细规划城镇单元划定及产城融合要求,统筹划定科技创新园区空间范围,在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9个区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布局20大科技创新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发环节及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布局,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园区依托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了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二是强化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市区协同,统筹编制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明确园区内工业用地规模底线,摸清可释放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并制定工业用地释放实施计划。

强化工业空间规模引导,结合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各类空间专项规划、法定图则规划以及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存量开发潜力情况明确各项工业空间规模指标。

制定工业用地释放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实施,制定工业用地释放“时间表”,全市先进制造业园区按照启动区(2022-2023年)、拓展区(2024-2025年)、储备区(2025年后)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细化明确实施路径,绘制工业用地释放“路线图”,引导各区通过在库储备供应、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产业提容等路径有序释放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工业用地。进一步厘清实施主体,落实工业用地释放“责任状”,推动政府、国企、民营企业、社区股份公司等多元主体参与实施。

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产业空间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有效覆盖全市约80%工业用地。市域范围内“20+2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空间总体格局的规划形成,将有力推动全面统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保障产业空间供给、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承接重大产业项目。

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和创新浓度高、经济密度高、服务水平高、人文活力高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体系,制造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科技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深圳将形成一批集约高效、融合辐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示范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专家点评


“三生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城市新貌

曲建,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非公务委员、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

深圳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以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是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该规划围绕统筹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土空间布局,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的目标,以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为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统筹布局先进制造业空间和科技创新空间,系统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格局,并深化制定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强化产业空间保障,为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议该规划深入研究产业园区的迭代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及相关就业人群的生活配套需求,合理布局园区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明确产业园区内的公共配套功能和指引,以人为本,促进深圳产业空间品质和配套水平的全面提升。

深圳先进制造业空间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李江,深圳市发展策略委员会非公务委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

该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牵引,综合考虑深圳的山水自然地理格局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承载能力,选取适宜开发建设的地区进行了园区布局,并妥善处理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的关系。

在园区的发展定位上,该规划深入研究了各园区的现状产业基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分布特征,充分对接了“20+8”产业行动计划中的布局要求,并赋予各个园区差异化的产业定位,为深圳市实现主导功能清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先进制造业空间发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议该规划加强对20大科技创新园区的研究,参照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进一步明确其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并强化深港科技、产业合作。

科学有序推进老旧工业区存量开发

邹兵,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非公务委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该规划在优化全市产业空间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以试点形式制定了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详细梳理了园区内可释放的工业用地的情况,区分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三级梯度体系明确了用地释放时序,确定了在库储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用地实施路径,全面掌握了园区内可释放工业用地的基本信息、现状情况、规划情况和实施进展,为后续深圳市推进工业用地供应、保障产业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议该规划实施过程中,深入理解深圳产业空间的低成本优势,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出发,科学有序推进老旧工业区的存量开发,合理管控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的规模比例,在局部提升产业空间质量的同时,保持深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低成本优势。

(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