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建设科技引领型产业先锋区
读特记者 李军涛/文 管强 卢正辉/图
2020-08-20 22:05

坚持产业兴区、制造强区战略,跨入地区生产总值千亿城区,GDP年均增速16.8%,“3+1”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8月17日,深圳官方宣布,已经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率先进入5G时代。深圳5G基站已累计建成超过4.6万个,基站密度国内第一,成为全球5G第一城。

深圳成为“全球5G第一城”,里面也有光明的一份力。早在6月28日,光明就完成1672个5G基站建设,提前两个月完成市下达任务;于7月3日以103.76%的完成率跃居全市各区建设进度第一名。同时,光明区自我加压,于7月15日超额完成773个基站建设,配套一流的通讯基础设施。

光明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全力以赴建设5G基站,助力光明科学城发展。据了解,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将推动网络性能巨大跃升,释放智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引发城市发展模式巨大变革。

5G建设的先行示范折射出光明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决心和魄力。近年来,光明区坚持产业兴区、制造强区的发展战略,以智能产业、生命科学产业、新材料产业及特色服务产业为主导的“3+1”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2007年-2019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59亿元增长到1021亿元,跨入千亿城区,年均增速16.8%,高于同期全市平均增长率。这意味着,通过不懈努力,光明区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了“光明力量”。

未来,作为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撑、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光明科学城将带来强劲新动能,光明区正朝着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群迈进。

抢抓战略机遇 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基础科学重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科技创新正在制高点,高科技领域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科技创新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为光明区依托源头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时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支持港澳与广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光明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依托广深港高铁和规划建设的大湾区城际铁路,可加速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集聚,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创新合力,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将集聚一批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跨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光明区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国际合作密切、辐射带动广泛的全球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提升光明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优势。

201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光明设立行政区。随后,光明区确定了加快建设“四城两区”,努力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新蓝图,开启了建设新光明、开创新未来的历史新征程。

产业持续聚集 全区经济总量迈上千亿级

光明区成立以来,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综合实力逐步增强。2007年-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59亿元增长到1021亿元,跨入千亿城区,年均增速16.8%,高于同期深圳市平均增长率;国地税收入从20亿元提高到141亿元,年均增速17.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91亿元增长至573亿元,年均增速16.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94家,上市企业达到82家,产值百亿企业达到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85家,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光明区逐步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服务业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新兴产业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3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9%,主导格局初步形成。以华星光电为龙头企业,基本形成完整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助推光明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基地。新材料领域涌现出贝特瑞等数家“隐形冠军”企业,星源材质获得省政府质量奖。以卫光生物、迈瑞医疗、万和制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光明科学城重大创新载体加速集聚,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两家实验室正式签约落地,AMOLE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78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人才吸引力逐渐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星光电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高品质发展 建设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关于未来,记者了解到,《光明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明确提出,光明将建成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具体而言,光明区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沿,以人工智能为头部引领,强化新型显示产业优势,布局新一代通信与网络、柔性电子产业。

引领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优势材料创新研发及工艺水平,不断优化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推动先进战略材料研发和规模应用,加强前沿材料战略布局,重点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高端发展生命科学产业,依托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光明区内高度集聚的优势医疗资源,不断提升生物医药领域原始创新和临床试验能力,推动科研成果快速就地转化。发挥重点企业磁吸效应,吸引一批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协同推动光明区生命科学产业蓬勃发展。

提升发展特色服务业,瞄准产业源头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培育布局一批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助力打通科研与产业间快速转化通道,支撑产业体系向科技创新及高质量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文化、生态优势,全面激发创新创意活力,集聚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旅游业向特色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

(来源:宝安日报 )

编辑 刘思凡

(作者:读特记者 李军涛/文 管强 卢正辉/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