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发展推广宣讲会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惠讯
2023-10-18 18:03

10月17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发展推广宣讲会举行。本次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惠州市台港澳事务局共同主办,旨在全方位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解读大湾区新动态、新政策,为惠港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惠港两地企业和人才的交流,推动实现共赢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苏惠思,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滨,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市大湾区办主任吴欣等出席活动。

本次宣讲会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举行,线上邀请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企业、香港贸发局及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出进口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小企业协会等会员在线观看。在线下,港人港企、青创人士、内地企业代表超300人参会。

10家港企在惠新增投资超10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加快建设“2+1”现代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2021年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大关,2022年经济总量达5401.2亿元,总量全省第五。

惠州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截至去年底,惠州历年来累计设立港资企业1.1万家。今年上半年,惠州共引进大湾区产业协同项目809宗,投资额1534亿元,10家港资企业在惠新增投资超100亿元。

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滨在致辞中表示,惠州紧紧围绕“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惠州所长”,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惠州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逐步巩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商贸活动日益便利、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能力日益提高,大湾区建设热潮正在惠州大地澎湃兴起,展现出蓬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希望惠港两地加强联系、携手共进,共享机遇、共谋合作、共促发展,一同为在惠港人港企的投资发展、创业就业赋能助力,谱写大湾区建设更加华美的篇章。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陈洁玲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极为重视大湾区建设,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各大湾区城市在不同领域的互联互通。惠州是大湾区东岸的重要枢纽、粤东门户,交通条件便利,具有海洋资源优势,蕴含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香港作为大湾区最国际化的城市,能担当“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双方可以在不同领域寻求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为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国际一流湾区作出贡献。

惠州良好的生态是大湾区的生态“担当”。

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在会上,惠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市大湾区办主任吴欣作《共享大湾区建设新机遇 携手共创合作发展新辉煌》专题宣讲。

当前,惠州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推动经济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当前,惠州营商环境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多、快、好、省、强。

“多”,是指资源多,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惠州陆地面积1.13 万平方公里,占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分之一,开发强度只有10.9%。惠州坚持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用于工业,每年推出工业用地1万亩以上,今年推出近2万亩,确保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多”还体现在惠州生态资源丰富,绿色家底厚实。全市森林面积 65.73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57.91%,两项数据均排名珠三角第二;今年1—8月,惠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9%,排名珠三角城市第一。

“快”,是指出行快,从惠州能快速通达四面八方。惠州毗邻香港、深圳、广州三大世界级城市,是珠三角连接粤东、粤北及闽赣的枢纽门户。惠州通过大交通带动大发展,建设“丰”字交通主框架,正在打造千万级干线机场,惠州每天飞往北京的航班有6班。惠州港吞吐能力突破 1.5 亿吨,现有3条高铁、9个高铁站,已开通赣深高铁27分钟到深圳,广汕高铁40分钟到广州。惠州北站开通直达香港高铁,全程约1小时。

“好”,是指平台好。惠州按照“千亿园区、万亿产业”的总体构思,提标升级 3 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支持县区各建设1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包揽全省(不含深圳市)唯二两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示范基地。大亚湾开发区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1位。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17个国字号招牌。中韩(惠州)产业园是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起步区仅用3年时间聚集了近百家电子信息企业,累计引进项目205宗。7 个县(区)千亿级园区初具规模,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省”,就是样样省,省力、省心、省钱。办事省力,惠州多次在全省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中排名第一,真正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用工省心,惠州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全市人才总量超125万,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创业省钱,惠州纳入了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获批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释放多项政策红利。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级财政三年累计投入38亿元以上支持制造业发展。设立了100亿元的产业投资发展母基金,帮助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需求。

“强”,是指产业强。惠州持续打造“2+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壳牌、埃克森美孚、中海油、恒力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形成年产能2200万吨炼油、22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规模。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了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优势主导产业,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11 家企业上榜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100强。惠州还在全力竞逐新型储能赛道,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做大做强储能电池制造业,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应用场景带动产业加速发展,全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空间

大会邀请了两地相关部门解读人才、税收等政策措施,并一一解答企业提出的政策疑问,助力企业把政策利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惠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龙详细介绍了惠州市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惠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林瑜全面讲解惠州市面向港人港企税收政策服务;香港驻粤办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香港的营商优势及政府扶持政策、香港特区政府人才入境计划。

“惠州围绕港澳台侨建立了特色服务平台‘一中心多基地’,为港澳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2008年从香港到惠州创业的邓胜威,如今已成为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执行主席、惠州市祥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认为,惠州生活成本较低、人口集中,招商政策优越,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深圳、东莞、广州,到香港以及大湾区内城市都是“一小时生活圈”,多条高铁、高速公路连通惠州,贯穿大湾区,衔接祖国各大城市。

今年,邓胜威的公司计划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扩展投资 1.2 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是赋予港澳青年一代的礼物,是青年交流学习的最佳舞台。”邓胜威表示,作为港澳青年不仅要有创新精神、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更应该勇敢跳出舒适圈,紧抓机遇实现个人价值,为香港和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惠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