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科技论坛启幕,为大湾区注入全新动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10-16 21:48
摘要

10月16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香港科技大学、百融云创联合主办之科技论坛于港科大举行。

10月16日,由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百融云创联合主办之科技论坛于港科大举行。

作为备受瞩目的学界盛会——未来科学大奖周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邀得港科大副校长兼数学系讲座教授、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主任、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汪扬,百融云创CEO、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张韶峰,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理事、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及未来论坛青年理事、计算机工程博士、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谢源,连同一众专家学者、商业领袖、投资人及政界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就人工智能发展、产学研融合分享观点、碰撞思维,以寻找“公益+企业+高校”的新型合作方式,为大湾区科创擘画未来。论坛伊始,特区政府创科工业局局长孙东透过视频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关键领域,是提升生产力的主导技术。最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引发世界对于未来科技发展走向的高度关注。

以创造者为基础的Web 3.0,共同走进智能时代

在主旨演讲中,汪扬、谢源、张韶峰各自表达了对前沿科技的最新见解。汪扬首先以《Web3.0与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当前的互联网经济尚属 Web2.0 阶段,巨头垄断市场,而我们正谈论的 Web3.0 则以创造者为基础,收益将更多回归创造者本身,是价值的重新评估与分配。这场生态变化的前提是技术变革,但在浪潮中,我们仍要处理好诸如规模化、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挑战。

港科大副校长兼数学系讲座教授、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主任、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汪扬

谢源的演讲主旨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芯片架构创新》,他表示自己过往二十年在工业界与学术界间来回切换,见证产业变迁,他观察到,当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大数据、算力是取得成功的三项核心要素,其中算力是重中之重。若想掌握算力,则无法回避芯片架构创新,因为芯片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业务需求而订制,以获得最佳性能表现。

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谢源

张韶峰则以《智能时代的企业智能化》为题,以企业视角洞察产业革新。他提到,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用户、客户、供应商与企业沟通的第一界面,且所有的沟通将直接以人类语言完成。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企业内部连接各个信息系统、数字化系统的信息中枢与调度中心,最终将变成企业的神经中枢,并将进一步带来商业范式的变革。

百融云创CEO、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张韶峰

业界合力探索科技演化方向

会上,以“人工智能赋能科技行业‘质变’”为主题,与会嘉宾亦展开一系列讨论,共同探讨未来科技演化方向。

邓锋表示,ChatGPT 横空出世令产业界、投资界感到震撼,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变化的到来将相当迅速,例如鲜少有人想到,人工智能首先影响的是编程行业。当然,现在仍处于人工智能发展早期阶段,未来的路将如何走,谁为赢家犹未可知,可以想见人工智能将颠覆各行各业。黄志光表示,我们不能抗拒亦不能逃避趋势,而应该拥抱之。

以科学精神影响世界

前沿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今次论坛是对话探讨亦是思想碰撞,不仅展现出专家学者的理想与热忱,也为学科跨界合作开辟崭新通道,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现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自成立以来,未来科学大奖始终坚持以创新模式带动更多民间资金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研究,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以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七年间,学者们上下求索,众多名流鼎力共襄,共同成就“弘扬科学精神、礼赞科学成就”这一光荣愿景。今后,未来科学大奖将继续秉承初心,在聚焦学术前沿的同时不忘兼收并蓄,与全球学者共同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边界。

(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科技论坛启幕,为大湾区注入全新动能》)

见习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琨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