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各异 特色鲜明!走进坪山城市书房,享受“书式”生活 | 聚焦深圳公共文化新空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2023-10-09 06:55
摘要

一店一景、各有特色的坪山城市书房,正成为坪山新的文化风景,为居民带来公共文化服务新体验,持续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公园里有了隐于自然之间的大草坪书亭;净水站建起“观水”主题特色书房、文物老建筑在书香中重焕新生……近年来,坪山区持续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整合辖区内各类空间资源,打造本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坪山城市书房”,为市民提供多元化文化体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具生机。

开在公园里的坪山城市书房,“多巴胺”配色引人注目。受访单位供图

在坪山区中心公园,一个橙色的大草坪书亭引人注目,亭内几名读者安静地在书架上选书。窗外蓝天绿草,窗内书香氤氲,读者低头抬眼间便可领略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这里既是家门口的靓丽风景,也是居民们的“精神粮仓”。“一来到这里,孩子不由得就安静下来,我们经常一待就是一下午,真是享受。”附近居民郑女士说。

书香不只飘在公园里,也飘进写字楼、商圈、景点、学校内。坪山区依托辖区各类闲置空间,因地制宜建成坪山城市书房13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金龟自然书房原是金龟村里的一栋废弃老房子,后来打造成全国首家自然主题书房,兼图书阅读、体验自然等功能为一体,被评为“深圳40年40家最美书房”。

“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南中学堂的客流量比平时周末多了两三成,其中不少是游客,现在书房已经成为坪山文旅的一个打卡地。”坪山城市书房店长沈龙告诉记者。

建于1931年的南中学堂是深圳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也是第一家坪山城市书房。坪山创新文物活化利用,先后将大万世居、南中学堂、文武帝宫打造成为兼具古典文化内涵与现代实用功能的坪山城市书房,形成“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模式,让文物在创新中获新生得生机,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温馨、品质的公共文化阅读空间。

依托城市书房,坪山区持续举办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涵盖文化讲座、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电影沙龙、手工工作坊等,邀请南兆旭等文化名人入驻作为主理人,形成“南中绘事”“在城市书房聊天”“老学堂,新课桌”等品牌活动,每年举办公共文化活动百余场,接待服务市民近8万人次,不断丰富周边居民公共文化生活。

一间间星罗棋布的坪山城市书房,也是一个个便民惠民的小小图书馆。坪山创新整合书房资源,打造综合性公共阅览空间,赋予书店图书馆功能,形成了坪山“馆店一体模式”。如今,坪山有8家城市书房同时设有推荐书籍展示区域与图书阅览区,集图书销售与图书借还功能为一体,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一店一景、各有特色的坪山城市书房,正成为坪山新的文化风景,为居民带来公共文化服务新体验,持续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原标题《坪山城市书房:让阅读融入生活》)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