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网易财经主办的“2023网易财经ESG趋势论坛暨企业ESG优秀实践案例颁奖典礼”在深圳圆满落幕。此次论坛主题为“凝聚ESG共识、聚焦关键行动”,来自ESG国际组织、评级机构、学界、企业界的嘉宾出席,并基于ESG议题发表重要演讲与深入交流。
网易传媒副总编辑张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双碳”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门概念。据统计,截至2023年半年报,将近有1/3的A股上市企业披露了ESG报告,围绕ESG领域投资的公募基金规模也超过了5千亿元人民币。
南方科技大学会计学讲席教授、会计学创系筹备负责人曾晓亮也提出,在资本市场上,高质量的ESG信息才可以带来显著的市场效应。对于需要融资的公司,ESG信息可以帮到分析师更好地理解公司未来的业绩、未来的表现,而且可以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对绿色金融提出了更具体的数据。他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并落地多个绿色低碳的激励措施,央行层面有碳减排实施工具,地方层面也有不少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拿出他们自己的激励机制,从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绿色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教授,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则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企业要百年常青,ESG是最重要的指标,核心是碳。要当全球一流企业的话,回避不了ESG。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ESG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竞争力。
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发展经济学家、研究与政策组组长Violante di Canossa与论坛现场连线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她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轨迹,全球温度可能会上升2.8摄氏度,在本世纪末会有75%的人面临威胁生命的情况,且有100多个物种都濒临灭绝。“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气候转型,可以迎来带来很多的商业机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工作岗位,就可以让自然、投资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林殷则从教育角度进行分析,她在论坛上谈及企业气候评价的探索时指出,缺乏正规教育和培训计划是可持续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据报告,2021年只有21%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所有类型的教育活动,学位教育是极度缺乏的。
圆桌论坛环节,多位来自机构、企业的代表围绕主题“ESG投资,绿色金融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时代的ESG实践”展开讨论。
此外,在“2023网易财经企业ESG优秀实践案例颁奖典礼”环节,23家企业从近百家申报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奖项。
获奖名单:
“年度ESG典范企业”:伊利集团
“年度双碳先锋”:宁德时代、联想集团、协鑫集成、晶科能源
获得“年度责任先锋”:国信证券、剑南春、携程集团、药明巨诺
“年度治理先锋”:万科集团、蜂巢能源
“年度绿色金融先锋”:平安银行、渣打银行、国电投清洁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越秀融资租赁、浦银安盛基金
“年度ESG创新先锋”:嘉士伯中国、安能物流
“年度ESG价值品牌”:瑞幸咖啡
“年度值得关注绿色制造企业”:维达力
“年度值得关注绿色能源企业”:新奥股份
“年度值得关注生态农业企业”:鹤山市绿湖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年度影响力ESG研究报告”:富达基金《中国企业的ESG实践》研究报告
(主办方供图)
(原标题《2023网易财经ESG趋势论坛举行, 23家ESG优秀实践企业获奖》)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