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打通15条断头路!深圳公布2020年治堵计划表

读特记者 谢丽雯
2020-08-19 12:49
摘要

2020年,深圳将以提高关键拥堵走廊综合交通出行效率,提升重要枢纽、重点片区交通服务品质,保障交通发展薄弱地区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水平,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引导鼓励公共交通出行为。

2020年将打通15条断头路!近日,晶报APP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及2020年工作计划》。2020年,深圳将以提高关键拥堵走廊综合交通出行效率,提升重要枢纽、重点片区交通服务品质,保障交通发展薄弱地区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水平,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引导鼓励公共交通出行为目标,共安排59项交通综合治理具体工作,272项工程项目。

【疏通路网】

今年计划打通15条断头路

2020年度,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提出“打通15条断头路”的任务目标。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积极落实、协同作战,克服征地、拆迁等方面困难和不利因素,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确保年内完成任务。

▲延安路开通后

“断头”12年的延安路是周边居民最牵挂的一件民生实事。因其延长段经过葵涌商业中心区,以至于拆迁难上加难,造成葵涌中心区交通内循环不畅、居民通行难的局面。为此,大鹏新区专门成立了葵涌市场专项搬迁工作小组,最终完成了葵涌市场的停业、商户分流及拆迁工作。延安路延长线正式通车后,葵涌新增了一条高颜值高质量景观大道,不仅进一步完善该片区路网结构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时,也全面提升了葵涌整体城市品质和发展质量。

记者获悉,截至2020年7月底,已完工或基本完工的有延安路、南昌路、永荣路、田心西路等8条道路,其余道路均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其中长贵路、民兴路、富仙路等5条断头路已完成总工程的85%以上。

下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积极开展全市打通断头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督导,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全市断头路打通工作,争取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片区治堵】

智慧化手段多角度提升服务

针对重要枢纽和重点片区,深圳拟采用智慧化手段,从设施、组织、服务、管理和政策等多角度综合提升服务品质。记者获悉,宝安机场、深圳北站、深圳湾高新园片区、西乡铁仔山片区等作为试点片区,深化实施方案,优先推动实施。

针对交通建设相对落后的区域,通过完善设施短板、平衡设施发展差距来保障基本出行需求。向西村、新湖村、黄贝岭新村、坳下村、莲塘村将启动“城中村”交通整治与提升,并研究试点推动白芒村、同益新村等社区内部增设便民接驳线路,以提升城中村出行坏境;另外,还将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推进居住小区、医院、学校周边等区域车辆错时停放,实现共治、共享,缓解停车难问题。

【公交提速】

多举措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深圳计划结合轨道设施供给、实际公交出行需求等情况对既有公交线网、设施进行科学增减,并强化公交智慧化运营水平,着力提高公交服务的准点率、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主要举措包括研究在坪洲(固戍)-高新园、南山(西乡)-车公庙、白石龙-车公庙等大客流轨道开通响应式公交快线,发挥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互相补充的优势;持续评估优化公交专用道运行与设置,加大对违章占用公交专用道行为的查处力度;研究通过采取相对信号优先、视频识别等手段,试点打造公交优先走廊。

▲多举措提速公共交通

此外,关于轨道治堵方面,深圳也有一盘棋的举措,打算通过优化线路运营管理、完善客流信息发布等手段,挖掘主要拥堵区间、站点轨道运能潜力,缓解主要站点、区间拥挤程度。

主要举措包括通过升级列车信号系统、增购列车、加密线路班次等手段,提升高峰供需矛盾突出的饱和区间轨道运能;并针对早晚高峰客流大、客流不均衡、潮汐现象明显的轨道站点,持续研究优化客流引导和人流组织方案;还将研究实时发布高峰期排队严重的轨道站点客流信息,以引导乘客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及路线,尽量错峰出行。

【慢行交通】

规划自行车快速路和慢行骨干道路

随着市民对慢行交通出行需求的提高,深圳加大力度研究优化与完善自行车交通发展政策及设施保障,推动综合交通体系平衡发展,完善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缓解交通拥堵。

▲慢行系统更便捷

据介绍,深圳正在研究全市性慢行系统骨干网络布局方案,规划一批自行车快速路和慢行骨干道路;适当优化外围组团电动自行车交通组织与管理政策,如针对沙井等电动自行车日常出行集中的外围工业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规范合规电动自行车使用。

【小链接】治堵三大思路

思路一:从单一治堵到综合提升交通出行体验转变

按照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对标现阶段国际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更加关注人的体验,强调绿色、活力、舒适、品质等。

思路二:重视关键走廊不同设施运营管理的协同治理

针对关键交通走廊强化轨道、公交、道路、慢行等各类交通设施的高效协同运营。

思路三:关注更广泛的区域和社会群体

加强对外围组团、城中村等更广泛群体、社区的关注,推动中心城区内外、新老片区之间均衡协调发展。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读特记者 谢丽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