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度”量不惑深圳④:深圳厚度

深政观察微信公众号
2020-08-19 09:40
摘要

深圳厚度,是城市发展的又好又快,是企业成长的不断超越,是产业兴盛的整体崛起。厚度深圳,面对冲击更有韧性,迎接挑战更加自信。

《说文解字》中的“厚”,意指山陵崇高。《新华字典》中的“厚”,等同深重浓多。深圳厚度,是城市发展的又好又快,是企业成长的不断超越,是产业兴盛的整体崛起。厚度深圳,面对冲击更有韧性,迎接挑战更加自信。

 1 

经济半年报披露后,深圳今年收获一个专有表述——“深V”反转。

数据显示,深圳上半年GDP总值达到12634.30亿元,实现了0.1%的正增长。新华社对此评价是:面对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双重冲击,深圳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从一季度的负6.6%到上半年的正0.1%,实现惊天“大逆转”。

面对极端“大考”,取得“深V”反转,正是深圳厚度的体现。

描述深圳的重要性,一个常用的表述是“用县域面积支撑起省域规模”。在大中城市中,深圳是面积最小的那一个,只有2000平方公里,然而2.69万亿元的GDP,却是一个中等省份的规模。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深V”反转释放的积极信号,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域。深圳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正是先行示范的应有之义。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第一次危机。如何化危为机?深圳的选择是将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这使得深圳开启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第二次危机。深圳的应对是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把握住先机,抢占技术制高点。分析 “深V”反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应对今年的第三次危机,深圳同样是主动作为,发力点正是新基建。今年3月,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动员部署中称:“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市长陈如桂表示:“深圳市正面临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而这一机遇的核心就是‘新基建’。”

7月,深圳公布了新基建数据:首批项目总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预计本年度可形成投资1006亿元。就在8月17日,深圳市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率先进入5G时代。数据显示:深圳5G基站已累计建成超过4.6万个、密度国内第一,5G标准必要专利总量全球领先,5G产业规模、5G终端出货量全球第一。

 2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刚刚公布,深圳企业的上榜数量是8。早在四年前,学者已经惊呼:世界500强崛起“深圳帮”。

平安是第一家上榜世界500强的深圳企业,2008年首度亮相位居第462位。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有媒体推出“蛇口基因”报道,聚焦一批接轨国际的深圳企业。报道提及的平安、招商银行、万科、华为等企业,都在日后成为世界500强。“深圳帮”的说法,出现在2017年。当年,腾讯成为第6家深圳本土500强,将总部迁入深圳的恒大则成为第7家。今年入围的深圳投控,成为“深圳帮”的国企代表。

解读“深圳帮”的崛起,不妨从“深圳基因”说起。2015年,《深圳商报》进行了一次“五华现象启示录”的大型报道,关注华为、华大基因、华强科技、华侨城、华南城五个以“华”开头的行业标杆企业。“五华”的称呼是偶合,背后却有着共同的“深圳基因”。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这是企业的“深圳基因”,也是城市的“深圳基因”。

毗邻香港,出口为主,深圳企业在开放中获得了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先发优势。谈起深圳企业为何能够成为行业杆杆?深圳知名企业家王石十几年前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从诞生伊始就和国内同行比拼,和国际对手较量,成功者哪个不是身经百战。也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一方面倒逼企业主动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是激励企业坚持创新,用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练就内功,城市在国际化竞争中练就内功。深圳厚度,同样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

 3 

创新第一城,科技第一城……深圳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是有一个称呼,显得格外厚重,那就是制造业第一城。

2019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为3.68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全年工业增加值为9587.54亿元,同样也是全国首位。

制造业是深圳城市经济的基石。尽管深圳近几年屡屡被提及“企业外迁”,数据却提供了不同的解读: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在2016年为6000多家,2019年却达到10000多家。仅在去年一年,工业企业“小升规”就超过800家。还需要提到的另一个数据是,深圳第二产业在2019年的比重为39%,高于同期北京的16.2%、上海的26.9%、广州的27.3%。

在制造业第一城之前,深圳是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一城。这并非是指单纯的规模之大,而是更为深层的质量之优。 

先说专利。2019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459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6%,占广东全省总量的70.6%,连续16年排在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其中华为公司以4637件居全球企业第一。

再说产业。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华星光电等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骨干;大疆、优必选、云天励飞等等后起之秀,同样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领跑者;细数深圳的技术领先领域,石墨烯、太赫兹、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超材料、基因测序等等榜上有名。  

做实做强深圳的产业厚度,深圳不遗余力。

2019年12月,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承诺“只要是符合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一定有地可供”。为了让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深圳梳理了3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大会现场签约项目128个,总投资5624亿元。为兑现承诺,2020年度深圳计划供应产业用地198公顷,而且供应量不设上限。今年6月的报道称,深圳已供应产业用地83公顷,完成率42%,除个别宗地外均顺利成交。其中,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项目今年内将确保产业用地全部落定。 

 4 

在深圳的城市日历上,11月1日从去年开始多了一个标注:企业家日。设立企业家日,深圳再开先河。在学者的表述里,深圳不仅是企业家之城,也是企业家精神之城。

这同样是深圳厚度的标识。厚度,不仅仅体现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而是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层面。

解读深圳为何崛起世界级企业群体,经济学家钱颖一曾经这样表述:“深圳是创业企业多、企业家精神强的地方,同时也是政府干预少、政府服务意识强的地方。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试验区,是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先行者,深圳如今也成为释放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的先行者。”

从2017年开始,深圳每年都会推出 “我在深圳等你”的宣传片。华为、比亚迪、大疆,这三家每相隔十年诞生的代表企业,便是2019版本的开场。作为“深圳之问”的当事人,任正非们的回答如下:

“深圳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都会比别的地方好。”1987年用2万元创立华为的任正非,如此讲述对城市的评价;

“比亚迪和深圳一样,充满了创新的血液。”1995年从一个车间开始创业的王传福,如此描述对城市的感受;

“大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 回顾2006年开始的企业史,大疆总裁罗镇华如此表达对城市的感谢。

 5 

在中央公布的文件中,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任,深圳在更大的坐标中审视自己的发展。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深圳的视线一直聚焦在营商环境。总结深圳决策层近几年的“高频词”,营商环境始终排在前列,市委书记王伟中对此的表述是: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

营商环境,就是深圳着力打造的新比较优势。

关于企业,一直有着“深圳之问”。为什么深圳能够培育出华为?深圳的一位老领导说:华为不是培育出来的,是自己长出的。因为营造好生长的气候,森林里总会长出几棵大树。为什么世界级民企在深圳群体性崛起?深圳的一位知名商会会长说:这是一个必然结果,原因就在于深圳是民营经济自由生长的热土。

深圳厚度,便在其中。  

编辑 秦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