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作为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公共文化项目的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在市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东侧举行了开工仪式,标志着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进入新阶段。
记者在开工仪式上获悉,项目位于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东侧,占地面积53422.13平方米,建筑面积40930平方米,地上4层,地下1层,投资约8亿元。项目以“立足东莞、辐射岭南、面向世界”为使命定位,建成后将打造成为文化强市标志性文化设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的博物馆,对提升中心城区文化品质内涵、彰显东莞和传承莞邑文脉、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繁荣发展东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馆建筑设计主持者何镜堂介绍,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在满足博物馆现代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对东莞地域文化特色,以山水意象和岭南庭园为切入点,凝练为“山水之城 立体园林”的设计概念,用整体起伏有致的屋顶来表达山水意境,以错落堆叠的建筑盒子建构立体文化聚落,将公园景观与建筑景观融合成为市民的活力滨水空间。通过建筑体量的有机组合、以及岭南特色灰空间的利用,形成适应岭南气候的廊、巷、庭、园空间系统;室内展览空间与室外景观空间相互交融,不同标高的平台与绿化景观连为一体,形成通透立体的新式岭南庭园,为博物馆创造了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以其独特的舒展、优雅的姿态为市民提供一种新的观展体验。

据了解,东莞市博物馆新馆主要功能区包括陈列展览区、藏品库区、社会教育与综合服务区、行政管理区、业务科研区、设备用房和地下停车场等。其中,展厅建筑面积为12727平方米,展厅净面积约8900平方米。展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数字展览、儿童展览组成,主题涵盖考古、历史、人文、艺术、儿童教育,将从不同维度全面立体呈现莞邑文脉、岭南文化、中华文明、世界文明。
“希望博物馆作为一个休闲空间,市民在看完展览后可以喝一杯咖啡、听一场讲座、参与读书分享,甚至约会、谈事情,而不是一个单纯陈列文物的场所。新馆未来将持续向这个方向探索。”东莞市博物馆馆长李历松表示,未来,东莞博物馆面临着如何把博物馆资源转化、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的问题,博物馆是每个市民的会客厅、是生活美学的引导者,有强大的社交属性。根据《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相关公式计算,新馆年观众量合理限值为80-100万人次,高峰限值可达120万人次。根据目前进度,新馆预计于2026年10月完成展陈布展施工并试开馆。
【读特新闻+】
一文读懂东莞市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20世纪20年代,在新文化影响下,邑中进步人士认识到一所近代化的博物图书馆对莞邑人民文化普及的作用。1929年,东莞市博物馆前身——东莞博物图书馆诞生,成为岭南地区民间出资建设的第一家博物馆。
1932年5月1日,博物图书馆开放。1932年至1937年,东莞博物图书馆收藏了众多乡邦文献,印刷代售了多本古籍善本,传承着东莞文化。
1938年10月,东莞沦陷,博物图书馆被日军占领,藏品遭到极大破坏。1949年解放后,博物图书馆曾简陋复馆并曾作过党员培训的场所,因经费不足,1949年至1959年十年间,博物图书馆归于沉寂。
1959年,东莞博物图书馆获县委拨款大修,更名为东莞县博物馆。东莞县博物馆以征集文物、解决藏品问题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工作,以及到各镇街、阮涌口估衣店及广州市文物商店设点收购文物,藏品得到了极大丰富。

位于现人民公园的东莞博物图书馆。
1973年,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一行到东莞视察,时任东莞县文化局副局长的房松青抓住机会、全力争取,促使故宫博物馆调拨了108件珍贵文物,其中陶瓷53件、玉器29件、杂项26件。
1994年,东莞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东莞市博物馆对外开放。新馆楼高五层,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一至三层为公共开放区,设有服务台、临时展厅、专题陈列区、互动体验厅以及《古代东莞》基本陈列。四、五两层为办公区。设有办公室、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考古与研究室和金鳌洲塔管理所6个职能部门,架构日趋明晰。

1994年建成的东莞市博物馆馆舍。
作为东莞市唯一的市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东莞人文记忆的殿堂和市民的精神家园。
东莞市博物馆重视展览的策划和引进。《东莞春秋》大型基本陈列以景观带文物、以文物带历史,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东莞自有人类以来六千多年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是东莞市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的重要场所。
东莞市博物馆坚持举办和引进档次高、类型全面的专题展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的补充,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宣传、展示功能,观众反响良好。其中便包括《皇帝的瓷器——景德镇历年出土明代官窑瓷器精品展》《土与火的文明——九江市博物馆藏陶瓷精品展》《马背上的文明——内蒙古游牧民族文物展》《金榜的故事——中国科举文化巡展》《丹青的故事――广州美术学院老教授东莞写生作品展》《花鸟草虫岭南韵——居巢居廉绘画展》等。近年来,东莞市博物馆策划引进的大型特展如《华彩宫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展》《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神秘古蜀国 理解三星堆”特展》《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备受瞩目,广受市民欢迎,登上“中博热搜榜”全国前十。2022年至今,东莞市博物馆持续入选全国热搜百强博物馆。
东莞市博物馆在藏品管理理论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实践工作也成绩喜人。藏品数量逐年增加,文物保存环境改善,库房管理制度完善,文物鉴定积极开展,文物建账科学规范,藏品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截至2023年8月,东莞市博物馆藏品总数达33573件,珍贵文物达1566件。一级文物34件,二级文物184件,三级文物1348件。
东莞市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依托,先后出版《居巢居廉画集》《东莞历代书画选》《东莞博物馆藏碑刻集》,挖掘东莞不为人所熟知的人文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东莞市博物馆与广东药学院携手科技攻关,利用保存在博物馆的两具距今约400年的古尸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湿尸塑化,使我国的文物保存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和革命性的突破。
(原标题《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开工,投资8亿元,预计3年完工》)
编辑 高原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全国首家宠物气味图书馆空降罗湖,猫狗免费逛!树木、花草、各种动物毛发的味道……专属毛孩子的“气味藏书”,每周更新不重样!你家毛孩子最爱闻什么味道?是草地香、零食味,还是你身上的味道?快来评论区聊聊! *第1、50、100楼的宠主送【咖啡一盒】,盖满200楼加抽3位优质评论用户送咖啡!

在深圳做毛孩子,好幸福!不仅有宠物专属的“气味图书馆”,还有宠物火锅店、宠物公园……你还知道哪些适合毛孩子去逛的地方,快来鹏友圈安利吧! 【本期话题】#羡慕深圳毛孩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12月1日 【活动规则】带话题分享你认为值得一去的宠物友好地点,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

#秋日登高地图#宝安区福永街道,福水福地植被多样,那里有凤凰山,海拔378米,被称为宝安第一山,平时也很多人过来这边登高观景,凤凰山的自然风景美丽,人文景观也丰富,有水光山色,有峭岩古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雄伟的,壮观的山水画卷。

【寒冬真情送温暖,浓浓关怀暖人心】 情牵福利中心,温暖与爱同行 近期,广东彬海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女企业家商会理事、山东商会理事、优秀退役军人刘婷婷走进深圳市社会福利服务指导中心,为院内老人与儿童送上毛毯、儿童图书等物资,随后参观了老人、儿童生活区,详细了解老人、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并进行了亲切互动交流。刘婷婷表示,“此次来福利院,主要是为老人和孩子们捐赠物资,在寒冷的冬日为他们送上温暖与祝福,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今后也会继续关注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们,尽最大的力量帮助福利院。” 情系军营建设,彰显军人本色 刘婷婷是一名退役军人,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2023年底,结合军营需求,向深圳第二支队执勤四大队捐赠10台滚筒洗衣机帮助完善部队建设,改善日常生活条件,并向官兵致以问候和祝愿。曾经疫情期间,她多方筹备155万元防疫物资,捐赠给防疫一线。更是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先后慰问部队近10次、烈属22人次、困难官兵35人次,帮助解决困难60多项;为部队捐建强军书屋1个,为部队临时跨区拉动赶制出2000多个便携式多功能携行包,累计捐赠应急物资60余万元。 心系基层群众,关怀如阳相伴 近期,深圳迎来了一波寒潮,气温骤降,一些特殊困难群体面临着严寒的挑战。1月25日,身为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的她,心系社区“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为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辖区9个社区送去100床棉被,帮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脱下了军装,脱不下担当”,她将继续秉承初心,坚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退役军人的为民初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让美好心意在社会开花结果。

鸟#鹏友圈摄影月赛#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