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 |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读特记者 赵新明
2020-08-18 16:29
摘要

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合作区建设日新月异,发展提质提速。

欣逢其盛,跃马扬鞭。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双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去年以来,福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市委全会精神,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合作区建设日新月异,发展提质提速。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指出,当前福田正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加快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两大核心新引擎,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启新征程,全力汇聚起福田新30年高质量发展动力,以中心城区的使命担当,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福田力量”。

重大项目加速优厚资源储备          

置身福田保税区长富金茂大厦44楼,俯瞰深圳河两侧,一派又一派热火朝天、快马加鞭的建设场景直映眼帘。

河套A区,施工机械全面进场,基础工程如火如荼,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未来将在这里拔地而起。河套C区,皇岗口岸重建项目正在加快施工……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处,总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俗称河套地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约3.02平方公里。

如今,一河两岸,你追我赶,大干快上。一批备受关注的重大项目,为合作区空间拓展储备了优厚资源。

老皇岗口岸正式开拆,新口岸开工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城市设计方案评审全面启动。未来,以“湾区基石、国之重器”为理念,新的皇岗口岸未来将成为一个“超级口岸”、超级交通枢纽以及超级创新综合体。

皇岗口岸货检区近40万平方米空间的释放,将全部用于未来深港科创合作。此外,为了完善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配套支持,合作区周边的南华村、赤尾村改造正迅速推进中,将为合作区深圳园区提供大批人才住房以及服务空间。

转型升级推动创新要素集聚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位于福田保税区长富金茂大厦的19楼和21楼。走进工场,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

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致力于无创血糖监测智能硬件产品研发。CEO何耀威介绍,该公司研发的可穿戴无创血糖测试仪在今年1月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大放异彩”,获得全球3C市场瞩目,一批世界五百强企业主动找上门,表达合作意愿,下一步将逐步投放市场。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由福田区青年联合会、区科创局联合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共同建设。目前,共入驻25家创业团队,总人数已由首批49人发展至300余人。负责人邓小昆告诉记者,他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协调企业扩充办公空间。“工场就像一个新生儿,如今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孕育着无限希望。”截至去年底,工场共有各类发明专利314项,一批前沿科研成果在这里得到孵化。

创新创业工场的壮大,是福田务实推进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一个缩影。通过加快转型升级,福田保税区如今亦成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创始团队中有两位成员来自中国香港,河套的深港合作区可以充分发挥香港的人才优势。”受益于合作区独特的人才吸引力、浓厚创新氛围,深圳鲲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牛昕宇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据悉,为助推合作区建设,福田保税区内已筹集长富金茂大厦、深港国际科技园(广田国际中心)、国际生物医药基地、国际量子研究中心等产业空间约37万平方米。

去年底,旨在推动金砖成员国ICT新技术领域深度合作的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方分院进驻长富金茂大厦,打造深圳首个国际组织平台,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产业重要策源地。在今年福田启动的首批“四新”重大项目中,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将落户于合作区,这也是首个落户于深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以说,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中心,一批高端科研机构和组织平台汇集于此,已经初步显现了规模效应。

河套小节点撬动湾区大杠杆            

近年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四个一”重大举措,即一个政策支持体系、一套创新制度、一批重大项目、一支高效队伍。在“四个一”重大举措推动下,深圳园区建设实现“三个重大变化”,即空间整备实现重大变化、科创资源重大变化、园区环境重大变化。

据了解,目前已筹集37万平方米科研空间,已落地和正对接项目126个,其中生命科学项目56个,信息科学39个,材料科学11个,相当部分极具前沿性、前瞻性、顶尖的科研团队、科研项目。

保税区“一号通道”已获批向科研人员开。该通道直通落马洲大桥,可快速跨越深圳河,穿行深港两地。与此同时,多个具有鲜明特色且与国际创新制度相接轨的制度体系已形成,包括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项目经理制、评估淘汰制、政企联投制等。

可在市政面貌、基础设施、研创实力显著提升之下,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园区雏形已经形成。随着要素、资源流通日趋频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也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福田区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抓细化,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重点工作细化分解成60项攻坚任务;抓落实,以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等为重点;抓协同,加强与港方园区协同,加快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孔雀谷深港创科育成基地、港科大蓝海湾孵化港等创新创业基地,共迎深港协同创新的春天。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