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盛宴”遇上“科普大餐”,坪山科创科普盛事火热上演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文/图
2023-09-24 14:54
摘要

9月23日,坪山科创科普盛事在创新广场火热上演。

9月23日,坪山科创科普盛事在创新广场火热上演,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坪山预选赛区暨2023年“坪山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2023年“坪山高新区杯”悬赏挑战赛决赛、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深圳(坪山)科普月坪山科技创新嘉年华同日举办,“科技盛宴”精彩纷呈,“科普大餐”丰富多彩,在坪山掀起“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热潮。

双赛联动,赋能坪山产业发展

“坪山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指导,坪山区人民政府主办,以高质量高标准的准则连续举办多年,逐渐成长为坪山区链接全国创新资源、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赛事平台。

为充分发挥大赛的品牌示范效应以及其作为技术转移、成果产业化平台作用,今年坪山区深入探索“产业赋能”的办赛模式,与产业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投资机构等形成紧密合作,携手深圳前海邦勤投资有限公司,针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医疗美容”两大热点发展领域发起悬赏,努力破解行业“卡脖子”难题,制胜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创新创业大赛和悬赏挑战赛“双赛联动”,是今年“坪山高新区杯”的重要看点,两大赛事均是紧紧围绕坪山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进行创新比拼,既有政府搭台,也有企业参与和金融机构支持,为推动坪山“9+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增添新力量、增强新动能。

赛事自6月启动以来,聚焦“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赛道,共吸引近400个项目报名。

开放式路演、大咖主题演讲、产业专家和投资专家犀利点评、“脑力”+“颜值”大碰撞……9月23日,在决赛现场,每个创新团队携优秀项目和创业梦想同台竞技,拼点子、拼产品、拼技术,经过激烈比拼,最终21个项目脱颖而出获奖,其中不少来自坪山。不仅参赛项目技术含量高,项目负责人也多有海外科研背景,或毕业于国内顶尖高校。

来自坪山的企业——密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带来的项目是《面向消费级医疗市场的铥光纤激光治疗仪》,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创新,进而实现进口替代。项目获得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赛道一等奖。公司创始人吉恩才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表示,得益于这次大赛搭建的专业平台,自己可以和许多行业专家、投资机构和优秀选手面对面交流,受益匪浅。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深圳兴湾生物发展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丹是这次大赛评委之一,他表示,今年参赛项目中,医疗器械诊断领域的项目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几个获奖项目都很创新,既有产业化的结合,也有走向国际的潜力。借助创赛的平台,这些项目可以吸引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关注,对于企业成长和坪山产业发展都是双赢的。

今年赛事获得招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获奖优秀项目现场获得招商银行共计5000万元授信、悬赏赛获奖项目与悬赏单位深圳邦勤资本现场签署了投资意向书。

未来,坪山区将持续为优质项目提供落户奖励、创新创业政策对接、相关创新平台宣传推广、大型高新技术展会活动参与机会等,全面助力更多创新成果在坪山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科普来袭,点燃少年创新热情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举办“坪山高新区杯”创新创业大赛的同时,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深圳(坪山)科普月——坪山科技创新嘉年华同日开启。嘉年华活动携手深圳技术大学、南方口腔医院(坪山)、深圳湾实验室坪山转换中心等辖区内外科创科普单位共同展示众多“硬核”高端科普体验装置,市民群众纷纷近距离感受和体验机器人战队、AI下棋博弈、9D蛋壳影院、一体化VR互动等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发展成果,享受科技科普盛会。

活动现场,区科创局(区科协)表彰了一批省、市、区优秀科普基地,以及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以促进辖区科创科普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坪山区首支“科技创新未来之星代言人”队伍也正式成立,希望代言人们能讲好坪山科创、科普故事,能带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收获科创感悟,享受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乐趣。

作为本次嘉年华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坪山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大赛精彩上演,经过3个月的征集、层层选拔,24个优秀项目入围决赛。在现场,“小创客”创意不断,流浪动物投喂机、坐姿纠正仪、智慧育苗机......一个个奇思妙想,让评委专家直呼“惊喜”和“有创意”,鼓励青少年保持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来自坪山区中山小学的《不倒翁防撒出托盘》项目获得小学组一等奖,来自坪山实验学校的《清洁能源环保汽车》项目获得中学组一等奖。

为更好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双向奔赴”,坪山区将充分发挥区内科创资源集聚的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对科学普及的支撑作用,并依托科技创新资源,打造科普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以及创新应用,构建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者在主体上互为渗透、内容上互为融合、机制上互为促进的坪山创新特色。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