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引社会高度关注,记者梳理相关热点情况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彭琰 记者 肖宇轩
2023-09-22 20:37
摘要

什么是预制菜?舆论如何看待预制菜?深圳有关方面对预制菜有何规定?记者21日梳理了有关情况。

近日,预制菜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什么是预制菜?舆论如何看待预制菜?深圳有关方面对预制菜有何规定?记者21日梳理了有关情况。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预制菜能做到即烹、即热、即食,省去了买、洗、切等繁琐工序,让消费者在点菜之后很快就能享受到美食。来自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的数据,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6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1020余家。

中国市场监管报8月一篇文章认为,预制菜受追捧,但其口味、新鲜程度、营养价值等等,与新鲜食材还有一定差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数量或重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预制菜行业生产标准,督促餐饮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告知责任,标注哪盘是现炒菜,哪盘是预制菜,别让消费者用现炒菜的钱,买了预制菜的单。文章指出,预制菜的赛道很长,促进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提升营养价值、丰富菜品口味、明晰产品标识、督促餐饮店落实告知责任等。只有让消费者更加清楚明白地放心消费,才有可能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推动预制菜产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16日在《预制菜进校园,家长担心的是什么?》节目中就预制菜产业如何规范发展采访了权威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产业链研究中心主任吕建军表示,预制菜相关的标准,比如说食品的安全标准、食品的营养标准,包括它的物流过程、加工过程,这些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标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但是目前把炒的菜变成预制菜,我们国家在这方面需要把标准能够具体化。目前的标准比较多,加工企业怎么能够实现这些标准,具体可操作,这是我们目前要做的。

深圳发展预制菜目前是什么情况?今年3月出台的《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促进食品生产及特殊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持续助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持续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对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从原料把控、人员培训、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贮存、运输等方面加强把关诊脉、帮扶指导,提升对预制菜生产制作、产品供应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产品品质更加稳定,更具品牌竞争力。在今年1月发布的企业合规经营指导书中提到,“预制菜、盆菜提供商应向消费者主动告知菜品选配的食材或半成品,明示菜品贮藏保鲜及复热的注意事项。”

(原标题《预制菜引社会高度关注,记者梳理相关热点情况》)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王越胜

(作者: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彭琰 记者 肖宇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