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3系列全新启航
别眨眼!
“第九届母亲河奖、2019年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2020年益苗计划继续扶持项目······”走进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执行院长关媛苑的办公室,满墙的荣誉见证了她与志愿者们的成长之路。

从2018年踏上深圳这片土地开始,关媛苑便与这座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凭借如火一般的热情、敢想敢拼不服输的品质,她从一名职场小白,成长为统筹上百个项目,管理上百人团队的环保老将。近日,关媛苑为我们讲述了她与一群“红马甲”的故事。
在深圳,埋下“志愿”种子
和深圳结缘,源自2018年年末的一次河长学院的揭牌仪式,在现场听到许多“红马甲”无私奉献、热血坚守的故事时,对这座城市热爱已经悄悄在关媛苑心中萌芽。
适宜的绿美环境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让她深刻感受到深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那颗热爱的种子也在此刻生长勃发,关媛苑对深圳彻底动容了。 这时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向她抛来橄榄枝,希望她能够来到深圳帮助更多志愿者成长。
彼时的她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是继续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还是一切从头在热爱的城市为喜欢的领域而做出奋斗?思考再三后,喜欢挑战自己的关媛苑毅然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南下深圳在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开启了人生新的故事。
关媛苑与深圳义工交流心得
来到了深圳之后,关媛苑很快被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所吸引。她说,自己很喜欢做创新和有挑战的事情,深圳就像一个大熔炉,包容很多像她一样敢拼敢闯的人在这里追逐自己的梦想。即便一切从头开始,关媛苑也没有因此感到失落。反倒“因为身边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大家和我一样对深圳充满了憧憬”,进一步点燃了她为生态环保奋斗的热情。
“如何让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后简称河长学院)更好的帮助志愿者?”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关媛苑都在苦思冥想。
关媛苑正在给台下的志愿者们传授相关知识
“我们成立的初期刚好是深圳志愿者之城3.0时期,为了让生态环保领域的志愿者们可以进一步的发展,助力开启深圳志愿之城4.0版本。围绕10类人群针对12类场所进行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志愿服务,以及各种知识技能培训。”在这一时期,善于思考的关媛苑和团队探索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培训体系,包括教育培训、顶层设计、课题研究以及模式升级机制创新工作,让地方政府、生态专家和社会力量一同帮助来自深圳各区的河长和志愿者们成长。
关媛苑与深圳志愿者一同参加“绿色毕业季”活动发布仪式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志愿者们的实际行动让她时常感到动容,“有个盐田区的徐老师,年纪已经非常大, 他从二三十岁到现在退休都一直在参与志愿服务,每次看到他,我都会觉得特别感动。所以我们也是尽可能帮助每一个志愿者。”从一个个的河长再到一群群的志愿者,关媛苑通过河长学院,让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在这里走向专业化的轨道,帮助他们提高科学化、生态化、人文化的环境治理工作水平以及志愿服务的能力。
在短短几年的时光里,关媛苑也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我从最初刚开始适应行业的1.0,到适应城市,继而横向发展的2.0,如今自己也稳步进入了人生的3.0阶段。”起初的茫然无措找不到方向,再到成为“红马甲”的“领头羊”,一片黝黑的路关媛苑在中间摸爬滚打了很久,总算是得以窥见一丝光亮,并坦言自己的规划。“3.0的我想要做减法,专注生态事业,让它深耕发展。”
在关媛苑看来,深圳具有良好的生态沃土。“深圳正在推动水文化建设、垃圾分类、绿美深圳等诸多开拓性、生态性的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大家都切身感受到了这一显著的变化,肉眼可见的这些工作在这片沃土上欣欣向荣。”
用她的话说,她热爱这份职业,这份热忱更是她一路奋斗的信念源泉。在深圳的5年,关媛苑跟随志愿者们跑过大大小小的河道,无数的社区街道以及街头巷尾的垃圾分类点。如今,这座她用脚步丈量过、用坚持浇灌过的城市,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宜居。
关媛苑作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参与团市委活动
在深圳,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遍布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像红色的血液,流淌在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街道。目前,在深圳的常住人口中,平均每5个人里,就有1名志愿者。在深圳志愿者中,一颗星星的力量或许毫不起眼,但那些被“它”帮助过的人,会记住“它”身上的“红马甲”,最终汇聚形成耀眼的星空。
在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关媛苑和她旁边的一群“红马甲”们正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点亮城市的生态之光,传递文明的力量,共同创建美好生活。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张铃佳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赵偲容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