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龙岗经济形势整体稳中向好,实体经济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制造业根基持续壮大。作为2018年—2022年连续5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产业大区,龙岗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当家,在“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下,2023年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积极承接市“20+8”产业布局,推动“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速能级提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片区产业能级提升
——重大项目落地,东西均衡发展
2023年6月,位于龙岗区东北部宝龙街道的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整个项目预计总投资220亿元,建成投产后可新增逾7万个研发岗位,产值将超200亿元。同时,该项目也将成为万亿级企业总部的运行中枢功能,不断孵化、聚合、壮大各类上下游企业,辐射带动龙岗东部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随着比亚迪项目的落地,在龙岗“一芯两核多支点”的产业版图上,“东核——低碳智造核”的能级进一步提升,与“西核——信息数字核”形成呼应之势。
龙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得益于区位特点和龙头企业带动,此前龙岗西部先发优势明显。为了推动产业均衡协调发展,提升片区能级,近年来龙岗区统筹谋划“东西两片”发展空间布局,扎实推进“11+2”集群建设,制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方案,大力培育“IT+BT+低碳”等优势集群,取得了明显成效。
如今,以坂雪岗科技城为核心的龙岗“西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市区两级近年继续出台导向更精准的电子信息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项目投资、人才、研发、空间等产业关键环节支持力度,围绕头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半导体集群项目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化水平不断提升。
龙岗“东核”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亚迪项目不仅将为片区带来大量的资金和就业,还将进一步吸引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加速汇聚。龙岗区将依托区域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础,针对三电技术、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在汽车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重点环节发力。同时,“东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国际低碳城,目前也聚集起了一批优秀企业和创新平台,低碳产业前景可期。
“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龙岗东西片区产业能级将实现均衡提升,在区内形成东西‘双核联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双集群联动’之势。”龙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转型能级提升
——数字化赋能,工业上云增效
美之高科技是国内领军的空间收纳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商,随着企业上市后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订单需求快速增加,生产、仓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在龙岗区工信部门的指导下,美之高引入了华为云智造平台,实现了生产执行、产能预测、质量管理与库存管理等领域的系统化,从而带动管理升级。“生产订单排产时耗由原先180分钟/单降低至约20分钟/单,效率提升8倍;呆滞物料成本损耗由约200万/年降低至约40万/年,成本大大降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
龙岗是产业大区、工业强区,规上工业企业就超2700家。近年来,龙岗区把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构建“平台支撑、政策加持、应用牵引、生态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2020年7月,龙岗区与华为签约,打造并依托华为(龙岗)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广实施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计划和中小企业上云计划。
截至2023年8月,龙岗区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转型计划为包括全区重点50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120家企业提供了服务。借助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对企业生产制造、供应链、研发、仓储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中小企业同样受益于数字化转型,目前上云计划累计服务中小企业1204家,通过远程工具“云会议+直播”、小型工业企业ERP系统、客户管理系统“CRM”等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效率。
随着数字化转型生态的不断优化,龙岗区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不仅区内企业积极加入华为伙伴体系,外来优质企业也纷纷进驻,区内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数据显示,数字化转型为龙岗区制造业发展增加强劲动能。2023年1-5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42.33亿元,同比增长173.6%,绝对值全市第一,增速第二。其中技改56.87亿元,同比增长123.3%,占工业投资39.9%,绝对值全市第一,增速第一。
产业空间能级提升
——纵向“工业上楼”,横向土地整备
为全面落实市委“制造业立市”部署,龙岗区陆续推出12个优质产业空间“工业上楼”的标杆项目。其中全市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二三产混合试点”项目深圳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目前已进入首期工程收尾阶段,预计2023年底交付。
项目承建单位特区建工集团龙岗产业空间发展公司的总经理张述伟向记者介绍,园区采用“低成本开发+高质量建设+准成本提供”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34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以园区首层标准厂房为例,高达8米的层高以及约2吨/平方米的荷载,完全满足制造企业大型设备的进场和安装。这将是深圳最高标准‘工业上楼’厂房之一。”
除了提供更多产业空间,“工业上楼”还积极探索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集聚生态,降低企业供应成本。以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入驻企业为例,深圳市赛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车库电桩科技有限公司互为新能源充电桩行业上下游企业;深圳市纳斯达工贸有限公司与深圳赛骄阳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互为智能教育设备行业上下游企业。
制造业对于产业空间的量和质都有客观要求,龙岗同样面临工业用地分布零散、面积普遍较小等不利于产业集聚和高端制造业布局的问题。年初召开的龙岗区委七届二次全会部署,2023年要攻坚18个片区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力争全年形成超3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根据龙岗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的统计,截至8月底,全区已完成年度整备任务282.76公顷,完成产业空间整备专项任务64.03公顷,完成量均排全市第一。
记者获悉,龙岗区积极承接全市“20+8”先进产业集群布局,储备充足产业空间。2023年18个片区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实施范围合计3160公顷;“十四五”期间将完成产业用地整备4平方公里以上,结合整备收储潜力用地7平方公里以上,合计形成连片产业用地11平方公里以上。去年推出首批“工业上楼”项目12个,预计可新建厂房面积619万平方米,2023年推出第二批“工业上楼”项目24个,预计可新建厂房621万平方米。
2023年,龙岗区把招商稳商作为“一号工程”,吸引了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只要有好的项目,就一定有空间可落地!”就在上周举办的“深圳·龙岗—北京投资合作交流会”上,龙岗区再一次郑重许下承诺。
(原标题《链主企业带动片区 数字化转型激活企业 产业空间引来好项目 “中国工业第一区”的产业能级提升路径》)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