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首个永久性模块学校——光明区尚美小学正式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子入学。作为光明区在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发展目标指引下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和系列示范基地校创建行动计划的标杆项目之一,该校打造了一个“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先行示范项目,获评广东省2023年度装配化装修试点项目、深圳市2023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尚美小学(工程名为荣胜小学)由深圳市光明区建筑工务署规划建造,中建科工绿色科技公司参与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在学校建设过程中,中建科工绿色科技公司秉承“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通过“高效·绿色·智慧”的建造方式,“筑”力打造校园新形态。
高效建造:搭积木的“模”法校园
尚美小学位于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用地面积约8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2万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教学楼六层、宿舍楼七层,设置24个班,提供1080个学位,有效缓解长圳片区学位供需压力。
尚美小学紧邻东长路、长圳路两条主干道,可供施工的区域十分有限。针对项目地块狭小、容积率高、工期紧张等问题,绿色科技公司采用模块建造的方式建设尚美小学。
模块建造是采用工厂制造的集成模块,在施工现场组合而成的建造方式,可大幅提高建造效率。本项目模块建造采用“工厂+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在工厂内做“加法”,将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功能房间做成建筑结构、装修、机电等系统高度集成的模块“盒子”,把大量的施工作业转移到工厂;在施工现场做“减法”,将工厂预制好的构件运往现场进行吊装拼接施工。“在工厂,我们有国内最先进的钢结构模块智能生产线,每半小时便可完成一个模块单元的结构框架生产,保障模块箱体供应需求;在现场,项目团队通过合理调度,犹如搭积木一般,28天完成6层楼模块箱体吊装。尚美小学于2022年11月16日举行开工仪式,2023年7月31日交付使用,仅用257天建设完成,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缩短工期53%。” 项目负责人余运波介绍道。
据悉,该项目整体按照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达到国家AA级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造:会呼吸的生态校园
绿色科技公司秉持“自由乐学、亲近自然、多元丰富”的设计理念,紧扣高质量、高颜值发展要求,以丰富的材质组合为校园环境赋予活力,打造由绿树、草地围绕的庭院空间。校园以木色、白色为主色调,以木纹色和白色“框”打造多重框景。结合局部极具艺术感的设计,如音乐教室“黑白钢琴天花”“首层花园”“屋顶农场”“错层图书馆”,形成环境优美、极具艺术氛围的学习生活空间,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美、欣赏美。
项目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到“四节(节能、节材、节地、节水)一环保”。学校在六层A区屋面试点安装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20kW,年发电量2.37万度,每年可减少近23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植树造林630平方米(约等于六间大教室的面积)。建设过程中,项目在临建屋面布置光伏+储能系统,一年为工地节约电费超过20%,实现规模化节能效益。
智慧建造:高智能的科技校园
在工厂内,绿色科技公司集成AGV智能运输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器人、自动翻转机器人、自动打钉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运用高速低飞溅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激光焊缝识别及纠偏技术,打造了国内最先进的钢结构模块智能生产线。模块单元的主体结构、围护墙体、设备管线、底板、顶板、内装部品等均在生产线上安装完成,把建筑单元从工地搬进工厂,让现场建造变为工厂制造,从劳动密集、粗放的现场手工作业方式,转化为工业自动化生产和流水化作业,产品精度从传统建筑的厘米级公差,跃升至毫米级,建筑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此外,项目还运用众多智慧化、数字化技术,助力打造高智能的科技校园。设计阶段,项目通过BIM技术对项目场地情况、建筑结构等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将标准建筑分割成一个个模块单元,得出最优设计方案;施工阶段,智慧工地数字孪生平台可对现场“人、机、料、法、环”等要素进行实时、动态采集分析,实现过程数字化、结果可视化、管理数据化,助力生产履约;运维阶段,校园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校园信息数字孪生,搭载智能化设备、能耗大数据、教学大数据、学生活动大数据,实现健康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的模块化管理。
(图片由中建科工绿色科技公司提供)
(原标题《模块“筑”力打造校园新形态! 深圳市首个永久性模块学校迎来首批学子入学》)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