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揭开宝安优质医疗的“时间密码”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文/图
2023-09-06 15:10
摘要

打造“四大医疗圈”,让宝安拥有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保障。

如何让公众健康安全更有保障,让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日前,《宝安区加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提出未来两年,宝安将着力打造“四大医疗圈”。

这“四大医疗圈”,涵盖社会救援、社康就医、上门服务、医院看病,与群众所关注的健康大事密切相关。近些年,宝安多措并举为构建“四大医疗圈”打下深厚基础,在社康机构、医院等医疗阵地建设上持续发力,在急救培训和上门服务方面联合多方力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便捷医疗卫生服务。

“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水平,是打造民生幸福城的重要指标。每个人都期待我们安居乐业的城市拥有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保障。”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徐海峰表示,未来宝安将逐步实现:医疗资源供给更丰富、更均衡,医疗服务水平更优质、更有特色,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公众健康安全更有保障。

5分钟社会救援圈:已初步成立49个示范点,开展社会急救培训4000余期

一男童溺水,孩子父亲用所学急救知识对孩子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紧急抢救;一男童因异物卡喉昏迷,外卖小哥及时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对其施救,孩子转危为安……在宝安,公众参与应急救护的暖心故事经常发生。8月14日,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2022》发布会上,也专门点赞了宝安的“五分钟急救圈”。

近年来,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宝安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宝安区创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引、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全覆盖社会急救培训“宝安模式”,以小培训撬动大民生,把第一目击者变成第一响应人,逐步降低了宝安区突发事件死亡率和致残率。

宝安致力打造全民参与的“5分钟社会救援圈”,提高辖区急救水平,并由宝安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中心统筹全区社会急救培训工作。目前,宝安区已初步在49个示范点搭建了救援现场、物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院院前科的四方联动救援框架。49个“5分钟社会救援圈”示范点包括多个社区、学校、企业和场馆,示范点内当市民出现心脏骤停等险情时,可触发应急响应终端小程序,呼叫周围急救志愿者并激活程序后台响应,为市民提供急救服务。

截止目前,宝安区社会急救培训已开展4000余期,培训人群已超30万人次,今年以来有统计的学员出手救人案例达80余次,有效地发动了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身边人生命安全的保障。

10分钟社康就医圈:现有社康机构187家,实现“一社区一社康”

今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对在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服务优质的机构给予通报表扬。深圳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榜上有名,其中有5家位于宝安,分别是:宝安区中心医院福中福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宝安区中心医院航城社区医院、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和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罗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宝安中医院颐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记者了解到,宝安现有社康机构187家,实现“一社区一社康”。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工作量位居全市第一,获评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体系建设研究基地、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级”示范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数量扩增、层级跃升。

今年宝安区卫生健康系统立足“创一流、惠民生,强质量、优服务、成体系、有特色”,突出“医院做强、学科做优、社康做全、公卫做实”,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其中,宝安提到要高品质提升社康服务,新建成17家社康机构,推动10年以上老旧社康改造,增加256名全科医生,实现每万人5名全科医生。

15分钟居家上门服务圈: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将医疗服务送上门

宝安区人民医院居家护理师上门为老年病患服务、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中医专科护士团队为上门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在宝安,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暖心送上门。

记者了解到,宝安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持续开展“智慧家庭病床服务”,与医院下属社康中心、居家医疗服务部联合,积极开展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建立老年患者入院—住院—出院一体化延伸医疗服务体系,线上、线下融合,将机构内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社区和居家,使辖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今年6月,宝安区老龄健康工作会议暨宝安区老年健康指导中心揭牌仪式在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举行。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牵头辖区各医院、公卫中心、慢病院各医疗卫生单位组建老年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来自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的40名医护人员入库老年健康专家库,旨在发挥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优势,为老年人量身打造健康医疗服务保障。

此外,宝安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定期安排中医专家下沉社康出诊及指导,把中医诊疗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32位护士长分别挂点32个社区,一对一牵手所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的中医专科护士团队,开展常态化天使上门居家健康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活动,为不同体质的居民分别施以不同的中医适宜技术调理,并培训传授居民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

宝安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为契机,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医特色社康中心、社康站,100%的社康中心建设“中医馆”,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康站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30分钟医院看病圈:多个医疗卫生项目在建,加快15家市区属医院新改扩建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深圳分中心)落户宝安、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项目正式开工……今年来,宝安区推动医疗资源升级扩容,高标准推进健康宝安建设。

宝安区持续优化全区医疗资源空间布局,加快17家市区属医院新改扩建,其中,5家区属医院主体结构将于年底提前封顶,形成综合与专科、市投与区投、公立与民营、国际与国内优势互补、优质均衡的整体布局。宝安当前还在加速推进深圳宝安空海医院、宝安区儿童医院工程、区中医院扩建工程(二期)、宝安区中心医院整体改造(二期)等7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全部交付使用。

目前,宝安共有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医大深圳医院5家三甲医院。宝安卫健系统提出要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在现有5家三甲医院的基础上,今年启动1家医院创“三甲”,创建1家三级医院,实现全区公立医院三级全覆盖,力争2家进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同类20强,1家进入30强。创建全市首个、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争取创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