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守护者”是怎么炼成的?记者探访深圳唯一在采矿泉水水源地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谭佳 陈思颐/文 严文婷/图
2023-09-06 11:33
摘要

深圳市宝安区狮子山树木葱郁,山脚下零星分布着七口水井。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矿泉水水源正从水井里缓缓流向某饮品公司的矿泉水生产车间。经历粗滤、精滤、检验等14道工序后,一桶桶矿泉水被装上运输车,送往深圳千家万户。

清晨,细雨绵绵,深圳市宝安区狮子山树木葱郁,山脚下零星分布着七口水井。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矿泉水水源正从水井里缓缓流向某饮品公司的矿泉水生产车间。经历粗滤、精滤、检验等14道工序后,一桶桶矿泉水被装上运输车,送往深圳千家万户。

近日,深晚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深圳唯一在采矿泉水水源地。在这占地1.142平方公里的厂区里,90%是水源保护区。这里的水源属于偏硅酸型矿泉水,偏硅酸含量大于40毫克每升,高于国家标准60%。在这片珍贵的水源地上,有一批“水源养护人”一直默默守护着它。

近日,深晚记者来到宝安区狮子山,探访深圳唯一在采矿泉水水源地。

年生产矿泉水超12万吨 全密封式开采出“放心水”

今年50岁的陈加力负责该水源保护区七口井的开采及日常养护工作。2005年,他被选中加入水源开采养护团队。自此以后,记录各个水井的水位、流量、电导率、水温等水井运行参数,检查水井的设施、环境卫生,调节采水量、巡查水源地、取水样送化验室等内容,成为陈加力18年来的日常工作。

工作人员在做滴漏检验。

9月4日,穿着劳保鞋,头戴草帽的陈加力拿着一串钥匙走在通往矿泉水水源地的路上。雨后的空气弥漫着淡淡清香,小路两旁的枝叶上沾着雨水。站在水源地入口,一道高大的铁栅门拦住了去路。陈加力说,全厂区唯有他手里这把钥匙才能打开眼前的大门。接连打开两道保护门后,深晚记者看到,一座上锁的水井房映入眼帘,这便是矿泉水水源地里的其中一口井。

水源开采养护员在检查水井内设施。

水呢?打开最后一道铁门,和想象中水声潺潺的传统水井不同,水井房里看不见一滴水的“身影”,也听不见一丝水流的声音。“从抽取到运输矿泉水的过程是完全密封的,水井上安装了0.22微米的呼吸器,连空气都必须经过过滤才能进入井中。”陈加力解释,从水源地到工厂的路面上看不到任何水管,但所有水管都铺设在专用的地下水渠中。这些水源将流向生产车间。经历层层工序及严格检验后,方可送往百姓家中。

据介绍,位于狮子山的这座矿泉水工厂专门负责桶装水生产,设有1条生产线,每年生产矿泉水超过12万吨,主要供往深圳、东莞、惠州地区。正是有陈加力这样的水源养护人员以及水质监测员、装配工人、运输司机等基层水源守护人的共同守护,才生产出市民认可的“放心水”。

岩层20年净化出优质水 14道工序层层把关生产

一口优质安全的矿泉水,从山间岩层流出,到市民手中,需要经历重重关卡。来自江西吉安的吴智忠是工厂厂长,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从事矿泉水行业管理工作30年,他是这里矿泉水保质保证的把关人。

近日,深晚记者在该矿泉水厂车间看到,流水线徐徐运转着,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桶装水制作工序。从空桶内外消毒、去盖冲洗、在线监测矿泉水臭氧含量、随机抽检水质、灌装合格矿泉水……到最后的激光扫描桶身条码,需要历经14道工序,层层把关。

工作人员在进行桶装水桶检查。

深晚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每桶水的瓶身均有“身份证”,市民通过扫码,即可得知这桶水具体生产时间,从而辨别真伪。同时,工厂也可以通过这个“身份证”进行溯源。

“地表水渗入地下后,在漫长的地下深循环中被岩层净化,形成矿泉水,大约需要20年。”吴智忠站在一口水井前,一边抚摸着古老的岩石,一边向深晚记者介绍,在所有水种中,天然矿泉水水源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评判优质矿泉水水源地的标准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态环境要好,二是水质要优,三是水量要大。

吴智忠介绍,为了在生产过程中善用每一滴珍贵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公司以绿色矿山为目标,矿泉水的循环利用率100%,确保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该公司还建立污水处理站,回收生产用水过程中的溢水,经过多级处理站循环利用,实现节水保护水资源。

在深圳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中,矿泉水水源地弥足珍贵。“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是生命线,只有当地生态环境好了,我们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吴智忠说,未来,他将和更多水源守护人巡护水源,确保水源不受野生动物、人类活动破坏,让市民喝上优质天然的“放心水”。

(原标题《深晚记者探访深圳唯一在采矿泉水水源地 “水源守护者”是怎么炼成的》)

见习编辑 王梓瑞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谭佳 陈思颐/文 严文婷/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