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3周年之际,又迎来一项重要使命。
据新华社8月29日报道,国务院正式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简称河套规划)。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层面印发的高规格文件,已多次花落深圳,且每一次都给深圳带来了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印发;
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
(深圳卫视记者 王涛 摄)
如今,河套规划“出炉”,深圳又将被赋予怎样的使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河套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深港之间有哪些新利好值得期待?在笔者看来,有这三层涵义值得细思。
01
关键落子
何为河套?为何在国家层面对其作出重要部署?
1997年,深圳河河道伴随着香港回归裁弯取直,在落马洲弯段形成了0.87 平方公里的土地。2017年,深港两地谋划合作构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包括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和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
2019年,国家先后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区位优势独特的河套合作区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
这次最新的河套规划,可以说是国家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从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国家发布河套规划,也是针对国际竞争新特点的关键布局。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就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港两城都是科技重镇,同时在基础研究、产业分工、国际接轨等领域又各有所长,此次河套规划,让双方更好地构建开放型协同创新共同体,为科技强国蓄势赋能。
(深圳卫视记者 支丙然 摄)
这次河套规划,主要是围绕深圳园区,且明确了三大发展定位——
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
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
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可见,与前海发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不同,“硬科技”始终是河套发展的关键词。规划中提到要“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资源”、“营造高度开放的国际化科研制度环境”、“加强从研发到工程化的中试转化”……深港之间,通过河套有望不断产生更高质量的科技新供给,并以此辐射到大湾区等更多城市。
02
联动成势
当下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地标串珠成链。河套新规划之后要发挥的作用,不只局限于“一隅”,更是要与其他平台联动成势。
目前,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两廊两点”为主,即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两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创新极点(两点),还有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正加快建设。
在这些支撑大湾区建设的“四梁八柱”中,每一个平台都有自身的定位特性,联动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光明科学城是要通过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提升湾区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而在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河套,更多考量的是从制度创新层面先行先试,探索推进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包括持续输出科技制度创新经验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等。
(深圳卫视记者 支丙然 摄)
此次河套新规划明确提出了对接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规则,为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规划中特别提到:发展目标将紧密衔接香港园区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时序,以2025年和2035年作为节点,分阶段推进深圳园区建设——
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皇岗口岸整体完成重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运转高效的通关查验模式创新。
深圳园区监管模式运作成熟,与香港园区基本实现要素流动畅通、创新链条融通和人员交流顺通。
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
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
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创新载体和顶尖科技企业研发中心,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03
向新而行
目标已定,河套未来发展的路径图已然清晰。
对于深圳来说,这也将带来更多产业新动能和经济新增长点,为深圳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升级加码。
目前,河套合作区内共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50个,初步形成了国家重大科研合作、深港独角兽、港澳青年创业等“六大科创集群”。
(深圳卫视记者 支丙然 摄)
在此基础之上,河套规划中提出,将协同香港共同引进国际顶尖研发型企业设立联合研发中心,推动深港及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基础研究能力跃升。
同时在产业方面,重点布局三大块: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破发展、支持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
这也与深圳大力发展的“20+8”产业集群紧密呼应,随着河套规划的落地见效,或将迎来深圳产业的新一轮跃升。
(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效果图)
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各项保障配套,在此次规划中也尤为值得关注。如实行分区监管布局,建立产业、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实行分线管理等;皇岗口岸片区,结合口岸重建将取消货检功能,释放货检区土地空间等。
在中央政策利好加持下,一个更开放、更有创新浓度、更具国际范的河套,正焕新而出,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原标题《国家重磅落子!在深圳河套布局怎样的新空间? | 速观察》)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1“风王”即将“登基”?秋台风来了个“双连击”,深圳周末下雨“魔咒”又被激活了!
2娃放假,我上班?“春秋假”刷屏,这届家长喜忧参半
3迪卡侬回应“处女地”广告文案引争议,已撤除
4极克雷达|iPhone17“最强对手”?搭载“妙享背屏”,小米17全系列更多剧透→
5湖南一高校辅导员被曝诈骗上百人超700万元,多名受害者发声,警方回应→
6深圳“限外”政策调整!
7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深圳1集体3个人获表彰
8深圳市解除分区雷雨大风黄色、分区暴雨黄色、全市雷电预警信号 | 持续关注
9读特热评 | 女乘客卧铺打伞,隐私需求不能被无视
10行业迎爆发前夜!深圳无人车单月狂送90万单,各品牌实际上路人工干预率曝光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