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旅英青年艺术家江中靖(爱美丽)摄影集《瓜虫》分享会在广州方所举行。该摄影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瓜虫》一共有10个章节,呈现从10年数万张底片中精选而出221张作品,包含了江中靖主要摄影系列,其中有“阴翳,风雅”“文字游戏”“爱即是死”“木石”等。
江中靖是视觉艺术家,中美艺术团体“栖息地”(Music X Habitat X Art)发起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学视觉文化研究硕士;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在读纯艺术博士,机器人艺术方向;现任广州图书馆对外交流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雅昌杯”年度最佳摄影师大奖,在国内外均有多项艺术个展及群展;作品散文集《散珠儿》于201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摄影集《瓜虫》于202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视觉艺术家江中靖
当晚,从伦敦飞回来的江中靖穿着Donoratico,用她的摄影作品《粒子》设计的衣裙,出现在挤满读者与粉丝的现场,与著名诗人黄礼孩、策展人陈观宝一起在台上对谈。他们围绕《瓜虫》这本诗歌作品集分享了独处给心灵带来的意义。当天对谈现场挤满了读者,气氛热烈。
《瓜虫》是一本穿插着诗歌的摄影集,旨在表达黑白摄影形成的诗性张力,以及艺术家江中靖关于寻找人、环境和自我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以此讨论人类的生命在时间长河中无法逃避的孤独感。
关于书名《瓜虫》之意,江中靖解释,书名来自去掉偏旁后的“孤独”,同时瓜虫也是一种会让鱼死亡的无敌寄生虫,一旦发病,即无法从皮肤上剥离,时而还回头偷袭,恰如孤独。江中靖介绍,自己在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中出生,自己建立独立思考的大学和研究生时期,是在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地度过的。她一直思考独处给心灵带来的意义,“音乐、美术、文学、历史、几何,一旦爱上某个领域,就像有了永生相伴的朋友,任何时候的寻找都有对话,任何时候的脆弱都有陪伴。不断发现其中美妙,无需表达,无需有用,日久生情,也就有了相同美好的气质。”
江中靖一个人旅行,一个人拍摄,一个人完成黑白胶片摄影的制作。两年前,江中靖到伦敦进修纯艺术博士,以摄影探讨孤独感为起点,投身跨学科的机器人艺术研究及艺术实践,试图结合实验性艺术、AI及人机互动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探索机器人在未来可否成为人的感情陪伴,是否能在人类漫长而又稍纵即逝的生命中,为孤独的陪伴寻找新的维度。
江中靖的博士研究立足于严谨的跨学科学术研究,进一步在艺术的语境下,讨论人工智能的情感陪伴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影响。目前,江中靖工作并生活在中国及英国,她在持续创作的同时,也致力于在高校中推动艺术和科技跨学科的交流和教育。
现场,诗人黄礼孩表示,从广深港走向国际,爱美丽走得很帅很前沿。“我觉得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天赋,她很即兴,保守本心,不刻意寻求技术,她的文学素养很高,作品充满了文学性。她满世界走,见识到各种观念艺术,她凝视,用镜头诉诸内心的声音,她年轻,但很从容。她呈现出来的艺术审美与环境很和谐但又很独特。她变强大的原因不是只有一种单一元素,而是有更多的思考,她选择用镜头语言去表达这种自我感觉。”
现场嘉宾、资深电台节目主持人邱雯朗诵了江中靖的诗歌《浮光》,现场嘉宾、当代艺术家区志航也高度赞赏了江中靖的作品。 参加分享会的Donoratico & RiverTooth 品牌创始人兼艺术总监丁勇介绍,2019年的时候有幸收藏了江中靖的一件作品,叫《冬日之歌》,“拿到手以后,我感觉特别安静,也不知道哪好,虽然自己也画画,但对摄影不太了解,就挂画室里了。”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家,探险家的丁勇表示,今天找到喜爱这张作品的原因也许就是黄礼孩老师说的“充满诗性”。
策展人陈观宝说:“江中靖的作品一直感动着我们,因为有她个人的独到的艺术观念和呈现方式。技术可以解决,但保持这种强大的内在就不容易。”嘉宾对话之后的观众提问和签售环节,观众和读者与江中靖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一次心灵的探寻!旅英深圳青年艺术家江中靖新作分享会举行》)
见习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