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回归岭南舞台 广州连演三天掀起“咏春”热
深圳新闻网记者 童小晋
2023-08-19 16:06



在全国20城演出73场后,“深圳出品”原创舞剧《咏春》回到了赋予其精神气韵的故土——岭南大地,于8月18日登陆广州大剧院,将连续演出3日,共计5场,以新时代广东鲜明而生动的文化标识,让世界通过广东的鲜活实践了解中国的生机活力。

在近半年的全国巡演中,该剧凭借“舞蹈+武术”的优美与刚劲,“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的热血与柔情,让岭南气质风靡全国。“《咏春》热”正是源于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据悉,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咏春》剧照。

“咏春之火”口碑票房双丰收

《咏春》有多火?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票房。正所谓,千金易得,一票难求。蹲点抢票、排队签名、跨城追看……串联起一幅“《咏春》热”的生动图景。“《咏春》热”以燎原之势,持续出圈,席卷全国。

自2022年底深圳首演以来,舞剧《咏春》已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长沙等20城上演73场并取得突出成绩与强烈的社会反响。4月7-9日,作为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舞剧《咏春》多次受央视总台新闻报道,收获社会各界好评,广东精品火爆出圈。5月23日,舞剧《咏春》作为表演团队于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舞台上惊艳亮相,让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再次成为热点。6月7日,登陆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彰显了“广东精品”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铸就广东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决心与实力。6月21日,作为“深圳故事”主题推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9国驻华使节共赏舞剧《咏春》,充分展现舞剧《咏春》用“舞武之美”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咏春》剧照。

在大麦网,该剧目前获得了9.4的高分。舞剧《咏春》究竟好在哪里?经过了近半年的巡演,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人群,已经形成了足够丰富的答案样本。有导演韩真、周莉亚的粉丝,也有主演常宏基、张娅姝的粉丝,更多的则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观众。当更多的人们走进剧场,是否是粉丝、剧迷、专家或是业内人士已不再重要,大家化作纯粹而安静的观者,随着2个小时的演出完成视听与心灵的跟随,在网络平台记录下《咏春》中的人情之美、“舞武”之美、舞美之美、文化之美,以印证该剧“后劲实在是太大了”。

“双非遗”表达促粤港澳大湾区“心联通”

广东是咏春拳的发扬光大之地。近代百余年,以咏春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岭南大地生根发芽,流播海外。开一扇门,传千万灯。《咏春》展现了以中华武术精神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从中照见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引发粤港澳大湾区观众共情共鸣,以文化“软联通”,促进了“心联通”。

香云纱。

咏春是中国南拳之一,现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最具影响力的武术门派之一。在广东,咏春拳人才辈出,灿若繁星;香云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植物、河泥、日晒……这种珍贵的面料凭借传统而环保的生产方式保持着其使用和审美的特性。独具慧眼的选题,对“香云纱”的活化运用,更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审美质感和人文意蕴。

汲古润今,与时偕行。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刻。“我们并不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而是缺少当代阐释传统文化的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金浩说。

“我认为深圳的艺术创作也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咏春》的诞生也是这种精神的一种体现。”《咏春》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期待着更多中国文艺的精品与惊喜诞生在广东。

在创作上,舞剧《咏春》向着深厚的岭南文化深扎下去,走进岭南历史、走进岭南的田间地头,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以“深圳文艺+深圳设计”回望过去,以舞融武,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用“深圳设计”活化香云纱,让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让岭南风味在舞台上散发醇香。

文艺精品迭出背后的“岭南文化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广东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咏春》正是近年来广东众多“出圈”文艺精品的最新成果之一。从舞剧、歌剧到电视剧《狂飙》《破冰行动》《隐秘的角落》、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立足广东故事、岭南文化的“粤产文艺精品”现象级作品,屡屡刷新各项传播、收视纪录。

《咏春》剧照。

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更火热的实践,为文艺精品的诞生提供了可能。《咏春》在岭南大地的诞生,正是广东在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文化版图中落下的精彩一笔。“爆款”迭出的背后,有一条明确的广东文艺精品生产“线路图”。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认为,《咏春》呈现出了这一种电影的质感,其创新的表达形式,未尝不是一种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传播路径上,《咏春》呈现出贴近普通观众、贴近年轻人的亲和力。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舞剧《咏春》并未滞留于“庙堂之上”,而是贴近年轻人。在年轻人云集的视频网站“B站”,该剧不仅凭借一段“高燃”舞段惊艳跨年晚会,更是通过预告片、主创交流等形式与观众打成一片,实现了剧目的有效传播。

文艺精品的涌现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深圳主题创作的方向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让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己能动性。”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是许多文艺家眼中,是艺术精品频出的一个先决因素。

《咏春》剧照。

(图片来源《咏春》剧组)

(原标题《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回归岭南舞台广州连演三天 掀起“咏春”热》)

见习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王越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